-
刘大年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科学化问题的探索
-
作者:洪认清 皮晖 来源: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大年 马克思主义史学 科学化
-
描述:族服装,把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民族化;认为历史科学是事实的科学,同时也是理论的科学,主张历史研究要事实与理论并重;对马克思主义史学关注现实的学术特点作了新的阐发,倡导将学术性和现实性放在科学的基础上统一起来。
-
版画的本体与价值──刘波VS王谦
-
作者:刘波 王谦 来源:中华儿女(海外版)·书画名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木版画 铜版画 素描 实验性 作品 语言特点 画种 中国古代 独特价值 本体语言
-
描述:答,版画的本体与价值在他们的一问一答中浮出水面。
-
刘再复清华,你应是鹰的摇篮
-
作者:暂无 来源:时代教育(国家历史)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刘再复清华,你应是鹰的摇篮
-
刘士俊与岳氏散手(下)
-
作者:孙东昌 孙胜林 来源:武魂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刘士俊与岳氏散手(下)
-
刘士俊与岳氏散手(上)
-
作者:孙东昌 孙胜林 来源:武魂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刘士俊与岳氏散手(上)
-
南丰傩面具艺术造型中的生命精神
-
作者:祝海珊 唐阿君 张成玉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傩面具 傩面具 南丰 南丰 艺术造型 艺术造型 傩文化 傩文化 生命精神 生命精神 生命观念 生命观念 基本造型 基本造型 生命意识 生命意识 艺术研究 艺术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
描述:一.南丰傩面具艺术造型的生命观念江西传傩,始于汉初,两千多年以来傩风不绝,是中国傩文化艺术研究的重要部分。在赣傩面具艺术研究中,赣东的南丰傩面具艺术占据着不可忽视的一席之地。南丰傩文化历史悠久、遗存
-
广昌“孟戏”曲牌中的其它声腔特征研究
-
作者:高赟 来源:音乐大观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戏 杂腔 曲牌 特点
-
描述:广昌"孟戏"约起源于明初,至今已传承演出了五百余年。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注。经专家考证,其唱腔是明代四大声腔之首的海盐腔遗响。因此,本文从"孟戏"曲牌声腔的杂腔部分进一步论述其声腔特征。
-
清词中的明代戏曲题咏和评论:以《牡丹亭》为中心
-
作者:谢永芳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清词 《牡丹亭》 题剧词 文体互参 批评文学 批评方法
-
描述:般情形.进一步扩大考察范围又可以发现,清词以多种样态题咏和评论戏曲作品,既是历代文学创作中普遍存在的文体互参现象在清代词坛上的延续,又体现出能够成为一种从事文学批评的批评文学所应具备的价值
-
试论文学翻译中的陌生化:以《牡丹亭》的两个译本为例
-
作者:黄莹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陌生化 陌生化 《牡丹亭》 《牡丹亭》 文学翻译 文学翻译 异国情调 异国情调 异化 异化
-
描述:当抛弃语言的一般表达方式,将目的语的表达世界变得“陌生”,以更新译者和读者已丧失了的对语言新鲜感的接受能力。很多译者注意到了原作者在原作中采用的陌生化手法,并在翻译的过程中将其保留到目的语文本中
-
“牡丹”一曲余韵多 ——记中日版昆曲《牡丹亭》座谈会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文化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记者陈璐
由日本著名歌舞伎大师坂东玉三郎领衔主演、江苏省苏州昆剧院的艺术家合作出演的昆曲《牡丹亭》自面世以来,在中国各地及日本均获得轰动性反响。8月7日,中日版昆曲《牡丹亭》座谈会在北京爱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