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试论晏殊词的创作范式
作者:李宏业 苗菁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创作范式 
描述:风貌
刘绍棠小说创作研究述评
作者:张妙文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历史分期  乡土小说  社会人情小说 
描述:刘绍棠小说研究起于五十年代 ,八十年代前期取得了不少成果 ,八十年代中期以后重归沉寂。历经几十年的刘绍棠小说研究虽取得一些成就 ,但有些方面尚未涉及 ,或虽有涉及而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戏曲创作中的梦与文艺深度心理
作者:林荣芹  来源:中文自修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创作  梦境描写  中国戏曲  戏曲家  作家  形象  世界文学  心理世界  汤显祖  精心设计 
描述:人们能够理解它们,而另一方面,戏曲作家创造出的梦的意境与氛围,又在阻止人们接近它们。摆在我们面
孟称舜“传情”理论及其戏曲创作
作者:彭茵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称舜  《娇红记》  汤显祖  王娇娘  《牡丹亭》  戏曲理论  戏曲创作  《西厢记》  汤沈之争  女主人公 
描述:一孟称舜(约1600—1661年以后),字子若、子适,号卧云子、花屿仙史,浙江会稽人,是明天启、崇祯年间重要的戏曲作家和戏曲理论家。今存其杂剧五种:《桃花人面》(又名《桃源三访》)、《花前一笑》、《眼儿媚》、《残唐再创》(又名《英雄成败》)、《死里逃...
矿山生活应是银幕创作之源
作者:王一凡 高永龙  来源:大众电影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矿山生活应是银幕创作之源
别一样的情怀(王英琦散文创作谈)
作者:赵志英  来源: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英琦  散文创作  美学风貌  女性作家  女性文学  知识女性  女作家  新时期  男性作家  创作经历 
描述:琦的创作真实而细致地展现了女性心灵的历程。此外,从女性文学的特色“情”胜于“理”出发,详细论述了真诚乃是她文章魅力之源泉。最后文章比较了其他几位女散文家的创作,从而揭示了王英琦散文独特的艺术感觉
短调深情:《临江仙》词调及创作漫议
作者:刘庆云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江仙  词调  晏几道  平声韵  短调  纳兰性德  词人  句式  李清照  唐五代 
描述:短调深情:《临江仙》词调及创作漫议
王安石、王安礼诗文创作比较论
作者:杨安邦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礼  诗文创作  比较 
描述:王安石、王安礼是宋代江西临川王氏家族作家群中的杰出代表。文章对王安石王安礼诗文创作进行比较,论证了二人文风之异同,窥见宋代江西临川王氏家族乃至宋代临川文学兴盛之一斑。
刘绍棠谈自己的经历、情趣和创作
作者:暂无 来源:当代文学研究参考资料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刘绍棠谈自己的经历、情趣和创作
汤显祖《紫钗记》创作的“至情”审美
作者:韩丽霞  来源: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紫钗记》  《紫钗记》  霍小玉  霍小玉  至情  至情 
描述:多才至诚的君子,了却的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大团圆结局。《紫钗记》别于唐人传奇故事原本,亦别于汤显祖自己早年本于传奇的剧作《紫箫记》,人物性格的全新大改造,改悲剧而为大团圆,盖汤氏“尚情”以至褒扬“至情”戏剧观之必然。惟其如是,方成其“临川四梦”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