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历史课上最机灵的学生
作者:路沙  来源:第二课堂(高中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课  三毛  老师  诸葛亮  课堂气氛  学生  恺撒  王安石  欧阳修  孙中山 
描述:下午第一节课是历史课,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兴致勃勃。一个外号叫三毛的同学却趴在课桌上呼呼大睡,老师十分生气,就把三毛叫了起来。老师问:你说,王安石和欧阳
品读欧阳修
作者:暂无 来源:课堂内外(创新作文 高中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品读  分论点  高考作文  文章内容  王安石  主旨  文章结构  开头  全文 
描述:结构范本之八:分论点结构这种结构在高考作文中最为常见。一般来讲,文章的题目就是全文的主旨,而文章内容中每段的开头就是本段的分论点。
名句名篇识记
作者:暂无 来源:高考(理科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孔雀东南飞  李商隐  杜甫  荀子  李清照  白居易  劝学  曹操  李白 
描述: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孟子·梁惠王上》)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4.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改革颂》:纪念中国高校后勤改革三十周年
作者:赵显利 王富 冯序鹏  来源:高校后勤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校后勤改革  王安石  引自  瓶颈  学校  朱德  改革发展  纪念  周年  春风 
描述:《改革颂》:纪念中国高校后勤改革三十周年
因事见理 叙议结合:《游褒禅山记》和《石钟山记》之比较
作者:蔡生兰  来源:青海教育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褒禅山记》  《石钟山记》  叙议结合  比较阅读  游记  王安石  文章  记叙 
描述: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和苏轼的《石钟山记》两篇游记作品和我们常见的一般游记的写法不同,它们名为游记,实际上并不是记游,而是通过记叙来阐发作者的见解。将两篇文章作比较阅读,既有利于把握两篇文章
从“绿”到“还” 由“景”入“情”
作者:魏春玲  来源:山东教育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年轻教师  教研组  学生  老师  学校  泊船  春风  成长  印象 
描述: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很庆幸自己能够亲身经历学校的双四课教研过程,让自己能够在这一次又一次的磨炼中快速地成长。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四人一课时,我们教研
试论秦观诗词研究的不平衡现象
作者:董凯扬  来源:新学术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秦观诗  秦观词  女郎诗  词作  元好问  苏轼  婉约词  王安石  创作  黄庭坚 
描述:提到秦观,我们的脑海里自然而然给出的定位是北宋婉约词的大家,宗师。的确,秦观以词名世,在词的创作及对后世的影响方面发挥了巨大的无可替代的作用。后世对他的词作推崇备至,冯煦认为他人之词,词才也;少游,词心也。得之于内,不可以传。虽子
毅力
作者:暂无 来源:新作文(高考在线)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陶渊明  王安石  理想与现实  车尔尼雪夫斯基  苏格拉底  运用  坚持  张学良  方向  蒋介石 
描述:经典名言1.只有毅立才会使我们成功,而毅立的来源又在于毫不动摇,坚决采取达到成功所需的手段。——车尔尼雪夫斯基2.达到目的有两个途径,即势力和毅力。势力只为少数人所有,但是坚韧不拨的毅力却是多
苏轼两首咏苍梧山词的虚写之妙
作者:王毓容 郑航  来源:文学教育(上半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虚写  乌台诗案  翰林学士  王安石  次韵  杭州  东坡 
描述:《次韵陈海州书怀》、《次韵孙职方苍梧山》是苏轼咏苍梧山的名作。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佑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与王安石
论杨万里咏梅诗的新变
作者:韩梅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杨万里  梅花形象  咏梅诗  中国古典诗歌  时代生活  审美风尚  六朝  诗歌创作  王安石  品格 
描述:梅花以其横斜疏瘦、闲静素雅的幽姿逸韵,傲)凌霜、超尘绝俗的品格,历来深受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吟咏梅花的诗作也自六朝起就佳作不断,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相沿不绝的传统。到了宋代,受时代生活和审美风尚的影响,较有影响的诗人几乎无一人不咏梅,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