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庆历兴学三题
-
作者:陈文龙 来源:珞珈史苑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庆历兴学 “文吏—儒生” 贡举 铨选 王安石新学
-
描述:因之一。
-
影响中国历史的百位名人(三)
-
作者:暂无 来源:赤子(下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历史 王安石 政治家 思想家 文学家 孔子 耶律楚材 唐宋八大家 我国古代 欧阳修
-
描述: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其亦擅长诗词,流传最著名的莫过于《泊船瓜洲》里:"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拿捏之道:谈材料(三)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学生阅读(高考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母亲 故事 桩材料 褒禅山 真善美 王安石 人性 文章 作者 情节
-
描述:指津人语行文引材,精挑细选固然重要,但绝非仅止于此。从伐木工人到镂刻匠人,得多少道工序啊。面对一桩材料,懂得拿捏,文章做得恰到好处;反之,单纯摘引而不懂得加工、雕琢,不是流于堆砌的呆气,便是陷入人云亦云的浅薄,千字小文亦显得别扭与无味。
-
三英战“胡布”
-
作者:孟翼鸣 来源:新语文学习·小学作文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英战 胡布 》 小学生 作文 语文学习
-
描述:艺高超的胡鑫智应上阵来。何平飞来一刺,胡鑫智向外一搪,转身来了个“拨草寻蛇”。二人的兵器一交手,就只见水滴四溅,喊声一片,正应了那句:画戟荧煌射秋水,蛇矛刺处见鬼神嚎。
-
王安石三不足说考辨
-
作者:黄复山 来源:汉学研究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王安石三不足说考辨
-
“日有三诵”收益大
-
作者:陈金凤 来源:教育文汇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讲故事 小学语文 二年级 母语 中华民族 读书 语文课 老师 种子
-
描述:呢?
-
评《云居山新志》
-
作者:暂无 来源:法音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云居山 记述 时代要求 志书编纂 佛教界 曹洞宗 真如 五十年代 赵朴初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描述:云居山真如禅寺方丈一诚大和尚主修,江西省省志办公室朱祥清、何明栋、廖震赓同志为编纂,承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亲笔题签并撰序,由中国文史出版社正式公开出版的《云居山新志》(以下简称
-
昆曲精品《牡丹亭》 ——评盒式录音带《牡丹亭》
-
作者:何为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昆曲精品《牡丹亭》
——评盒式录音带《牡丹亭》
世界上的事情就这样矛盾,有价值的艺术,往往难于理解。因为它需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与艺术鉴赏水平。欧洲的歌剧、交响乐如此,中国的昆曲也是如此。无怪乎
-
网友评新编赣剧《临川四梦》
-
作者:嘉许第二 来源:大江周刊(焦点)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四梦 临川四梦 小剧种 小剧种 南柯记 南柯记 演员 演员 地方戏曲 地方戏曲 打磨 打磨 折子戏 折子戏 弋阳腔 弋阳腔 昆曲 昆曲 特色 特色
-
描述:有点小失望,戏总体来说还不错,不过我觉得在细节之处还应该再打磨打磨。
-
王渔洋《聊斋志异》评批述评
-
作者:周锡山 来源:蒲松龄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聊斋志异》 蒲松龄 王渔洋 《池北偶谈》 《聊斋》 艺术成就 述评 人物形象 《牡丹亭》 《口技》
-
描述:王渔洋《聊斋志异》评批 述评周锡山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一代伟著,王渔洋是这部伟大作品的第一位评论家。“第一位”乃有三层意义:一、在时间上,渔洋是最早给以具体评论的文学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