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戏曲与地方社会:以宜黄戏为个案的研究
-
作者:徐海燕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宜黄戏曲 演艺活动 社会历史变迁
-
描述:转向娱人。进入新时期后,由于戏曲被纳入了国家文化体系,因而成为国家的宣传喉舌,其功能再次出现变化。宜黄戏曲的曲折历程和功能的演变一定层面上反应了宜黄的社会历史变迁。本文正是以这种从宜黄戏曲的这种变化入手
-
重庆地区北泉板凳龙舞研究
-
作者:段晓娟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重庆北泉 板凳龙舞 文化象征
-
描述:多的有识之士来保护、发扬这一艺术形式,以期达到宏扬民族舞蹈文化的目的。本文主要由引言与四部分组成。引言主要介绍了板凳龙舞的缘起、研究目的及理论与现实意义、国内相关文献综述、研究的创新之处与拟以解决
-
我国不同地区板凳龙文化特征的比较研究
-
作者:韦华丽 来源:西江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板凳龙 文化特征 传承 对策
-
描述: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我国东部、中部、西南地区板凳龙文化进行阐述,加强我国不同区域板凳龙文化的发掘、研究,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特色传统文化、发扬板凳龙文化艺术、推动我国体育文化建设、促进我国体育文化区的研究
-
江西宜黄戏曲音乐特点分析与研究
-
作者:杨菁 曾琪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唱腔 曲牌 打击乐 调式 旋法
-
描述:入的探析,把宜黄戏中的唱腔、曲牌、打击乐,分别进行调式特点的分析、比较,对于研究传统戏种,发展戏曲艺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明清女性戏曲理论批评研究
-
作者:寇鹏飞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明清女性戏曲理论批评 《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 《才子牡丹亭》 女性意识 情色阐释
-
描述:特色进行研究。在所有这些理论批评作品中,分别刊刻于清康熙甲戌年和清雍正年间的《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与《才子牡丹亭》在中国戏曲理论批评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于这种评点本的作者真伪问题从多个
-
明代爱情剧研究:以“花园意象”为视角
-
作者:赵凤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爱情剧 花园意象 《玉簪记》 《牡丹亭》 《西园记》
-
描述:四部分组成,其中正文分为四个章节。绪论,简要概述爱情剧中花园意象的研究情况,明确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第一章,花园意象与爱情剧之关系。对花园、花园意象以及爱情剧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分析花园意象
-
中国传统戏曲在西方传播的视觉表现形式研究
-
作者:严翼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传统戏曲 视觉表现 中西文化 青春版《牡丹亭》
-
描述:分阶段讨论了不同时期展现出的表现形式,并以青春版《牡丹亭》为例,重点分析了新时期的中国戏曲在传播过程中的一些创新和矛盾。 研究中国传统戏曲在西方的传播,摸索多元化的视觉图形表现形式,打破中国戏曲
-
《红拂记》批评接受研究
-
作者:张惠兰 来源:艺苑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拂记》 接受研究 批评 演出状况 戏曲舞台 《牡丹亭》 《西厢记》 《红》
-
描述:五百多年前,19岁的张凤翼在其新婚燕尔之际,创作了一出《红拂夜奔》,轰动一时。此后,它活跃在了戏曲舞台上。虽然《红拂记》(以下简称《红》)在现代仍有京剧、川剧、滇剧等地方剧种演出,但它在古代的演出状况已无法再现。由于明清两代戏曲品论相对活跃,尽管对《红》的关注比不上《牡丹
-
二十世纪南戏与传奇研究回顾
-
作者:徐朔方 孙秋克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二十世纪 南戏研究 传奇研究 王国维 《宋元戏曲史》 《长生殿》 《琵琶记》 《牡丹亭》 《桃花扇》
-
描述:对上一个世纪南戏与传奇研究的成就作一番检视,我们既觉得多少有些遗憾,同时又感到欣慰。感到遗憾的是,与金元杂剧的研究相比较,二十世纪南戏与传奇研究多少显得有些冷落,在整体上有不够厚重之感。上半个世纪
-
四川地区与盐业有关的道教遗迹研究
-
作者:白彬 来源:宗教学研究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道陵 四川地区 《舆地纪胜》 道教 仁寿县 四川盐业 天师 五斗米道 水女神 《太平寰宇记》
-
描述:四川地区与盐业有关的道教遗迹研究白彬四川盐业与道教的关系,是学术界过去未曾注意到的一个问题。本文主要依据有关文献记载,结合部分考古材料,对四川盐业与道教及巴僚少数民族之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