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王安石有关《〈洪范〉传》的文章系年——以《续资治通鉴长
作者:寿涌  来源:开封大学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续资治通鉴长编》  王安石  《〈洪范〉传》  系年 
描述:年谱考略》,还有近年李之亮的《王荆公文集笺注》.以《续资治通鉴长编》为依据,就这三本著作涉及的有关系年加以辨析,可以断定:《〈洪范〉传》的初稿完成于治平年间,定稿完成于熙宁三年.
丁尼生的诗《鹰》——兼与王安石的《思王逢原》比较一二
作者:冯光睿  来源:武汉工业学院学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丁尼生  王安石  音乐感  英国  韵律整齐  比较文学  比喻  文字  天穹  太阳 
描述:这两种不同文字的诗作进行了一番剖析与品评.
浅吟细语中的浓浓情思——晏殊《清平乐》品
作者:徐坤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晏殊  《清平乐》  《清平乐》  风格艺术  风格艺术 
描述:晏殊是婉约词派的重要代表,其词《清平乐》音韵谐美,语辞俊丽,词格温润,在文辞风格上继承了冯延巳词的明淡浅丽,又在气象上流露出温庭筠词的雍容闲雅。
锐意进取文如其人——读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学语文选
作者:刘树从  来源:文艺欣赏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锐意进取文如其人——读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学语文选
绿杨烟外晓寒 红杏枝头春意闹——《闺塾》之“闹”
作者:刘国梁  来源:阅读与鉴赏(教研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闺塾》  《牡丹亭》  杜丽娘  中学教材  戏剧家  代表作  汤显祖 
描述:良也没有办法,只好自嘲云:女弟子则争个不求闻达,和男学生一般儿教法。……咱和公相陪话去。
语篇主题的理解方法初探——兼王安石词《桂枝香——金陵怀古
作者:罗钱军  来源: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篇分析  语篇主题  语境  关联  王安石 
描述:语篇主题即语篇指向,是语篇的主要基本思想。在生成任何一个语篇时,说话人总是从语篇主题出发构思全文,运用各种手段,力求语篇的主题被读者(或听者)所理解。本文运用语言学中语篇分析的有关理论,以王安石词《桂枝香——金陵怀古》为例证,对其作语篇主题分析,并探讨正确理解语篇主题的方法。
取法经典 儒雅深醇——曾巩《战国策目录序》
作者:黄毓任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战国策  曾巩  刘向  王安石  先王之道  欧阳修  经世致用  列女传  孟子  孔孟 
描述:取法经典 儒雅深醇——曾巩《战国策目录序》
赏诗词 哲理 活课堂——浅谈诗词在哲学教学中的妙用
作者:吴丽娟  来源:广西教育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教学  王安石  教学内容  赏诗  大林寺  对立统一  课堂教学  思想政治课教学  《卜算子·咏梅》  苏轼 
描述:赏诗词 哲理 活课堂——浅谈诗词在哲学教学中的妙用
关于孔子义利观的一点思考─—兼“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作者:罗国杰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义利观  陆九渊  道德评价  陆象山  义利思想  变化气质  和而不同  评价的标准  《论语》  有道德的人 
描述:成”,反对目光短浅而提倡深谋远虑。孔子曾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土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说明孔子对于合乎“义”的富和利,不但不反对,而且还要努力去获取它(今人唐钦,将“执鞭之上”译为当前的司机,有启发意义)。至于有关老百姓的利益,孔子明确提出,应尽量设法满足,他曾说:“因民之所利而利之”,也就是说,要就着老百姓能得到利益的地方,使他们获得利益。孔子认为“放于利而行多怨”,这就是说,如果一切只依照利的要求来行事,就会招致很多的怨恨。总之,在义利的关系上,孔子并不反对“利”,也不卑视“利”和轻践“利”,他的根本思想是不能“唯利是图”和“见利忘义”,认为在“取”和“得”的时候,应当考虑它是否符合“义”。在讨论孔子的义利思想时,对“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究竟应当作何解释,成为理解孔子义利思想的一个关键。在很长一...
伶伦作律“听凤凰之鸣”群谜:中国上古乐史疑案破
作者:刘正国  来源:音乐研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乐史  疑案  上古  中国  凤凰  本来面目  最大限度  吕氏春秋  文本  古乐 
描述:早已尘埋沙掩,类多湮没。不少传世文本载述今人殊难解绎,留下了众多的乐史疑案难决。《吕氏春秋·古乐》所载“黄帝命伶伦作律”之乐事,便是这其中的一个重要疑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