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皇家粮仓看《牡丹亭》(寻访京城角落)
-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牡丹亭》剧照 皇家粮仓外景走进这条胡同,川流不息的车流和嘈杂烦闹的人群,连同夏日里大都市的浮躁和焦虑都渐渐被抛在身后,当坐进小巷深处明代皇家粮仓改装的小剧场里,则是突然掉进了一个凉爽、安静、闲雅
-
《牡丹亭》昨晚拉开 戏剧节大幕
-
作者:暂无 来源:扬子晚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牡丹亭》中杜丽娘曾感叹“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而很多看过青春版《牡丹亭》的观众则感叹“不看《牡丹亭》,怎知春色如许?”昨晚,第五届江苏省戏剧节拉开大幕,由白先勇策划的、火遍全中国乃至海外的青春
-
金鸡颁奖典礼好戏连台昆曲《牡丹亭》绚丽登场
-
作者:暂无 来源:姑苏晚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当然要和当地的特色文化相结合,苏州昆剧院青春版《牡丹亭》原班人马将再登舞台,中国现代舞的编导王媛媛,将
-
《牡丹亭》搬上国家大剧院舞台
-
作者:暂无 来源:安徽商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辛文)白先勇带着他的青春版《牡丹亭》,于前晚登上了刚刚落成的国家大剧院舞台。对于这出从苏州昆曲院走出的新版 《牡丹亭》,白先勇说“感觉犹如上了七重天”。 对于昆曲青春版《牡丹亭》成为被国家大
-
年轻演员为啥只钟情《牡丹亭》
-
作者:暂无 来源:今日早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昆曲展演出现了7个“杜丽娘”年轻演员为啥只钟情《牡丹亭》□本报记者 南芳早报讯 正在杭州举行的全国优秀昆曲演员展演正在进行,记者发现,总节目单上正在进行,和《牡丹亭》有关的折子戏就有10个,其中7个
-
从“以情为本”角度看《牡丹亭》和《长生殿》共性与差异
-
作者:胡珂 来源: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重情 女性 生死 情与理 文化选择 attach importance to emotion feminie life and death cultural selection
-
描述:从“以情为本”角度看《牡丹亭》和《长生殿》共性与差异
-
论《红楼梦》对《牡丹亭》女性意识的继承和发展
-
作者:李珊 来源: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红楼梦》 《牡丹亭》 《牡丹亭》 女性意识 女性意识
-
描述:的力量与封建势力作了一定的反抗;在性与爱方面,《牡丹亭》表现了杜丽娘强烈的性爱追求,肯定了情欲的合理性,而《红楼梦》中的性与爱观念更为进步,表现为性爱双方相互尊重,彼此肯定对方的人格价值和尊严,向往
-
试论《倩女离魂》与《西厢记》、《牡丹亭》的传承关系
-
作者:宋佳东 来源:林区教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 戏剧 冲突 冲突 女性意识 女性意识 传承关系 传承关系
-
描述:在中国古代戏剧中,《西厢记》、《倩女离魂》和《牡丹亭》均以爱情为主题,并表达了中国古代女性的主体意识。在这三部戏中,《倩女离魂》无论在思想、戏剧冲突、还是戏剧手段上,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三部戏
-
《牡丹亭》在明清时期闺阁女性中的传播
-
作者:张筱梅 来源:长江论坛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女性阅读 女性阅读 闺阁读者 闺阁读者 传播 传播
-
描述:望.
-
从“以情为本”角度看《牡丹亭》和《长生殿》的共性与差异
-
作者:胡珂 来源: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重情 重情 女性 女性 生死 生死 情与理 情与理 文化选择 文化选择
-
描述:然而分析作者题词或自序会发现,两位作者对情的看法是存在细微差别的。在《牡丹亭》、《长生殿》"以情为本"的基础上,也可看出明人和清人对情的不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