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双峰县金坑冲金矿简介
作者:刘奇武 唐松芳  来源:湖南地质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双峰县  含金石英脉  花岗斑岩脉  钙质板岩  板溪群  金矿  绢云母化  压扭性断裂  张性断裂  走向 
描述:断裂。断裂内有花岗斑岩和含金石英脉充填。区内共有花岗斑岩脉7条,最大者长460m,厚4—34m,其内有石英脉产出,经测定花岗斑岩中之石英脉地表样含金微,为0—
砭木疗法简介
作者:张斯特 张斯杰  来源: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手法  十字架  疗法  外用药  中医内治法  针灸  治疗方法  徐春甫  一指禅  用力 
描述:先祖母郭贞卿医师(1892年~1983年)除精中医内治法外,更擅针灸,颇有一指禅功夫,临证常针灸药治并用,积有丰富经验。尝说:“前贤徐春甫云‘针灸药因病而施治者,医之良也’,良工不废外治,观扁鹊治虢太子病可知,惜今人荒古人法久矣。独尊药治,实非善策,岂不知尺有所短乎?多多益善乎?”
张达颖简介
作者:暂无 来源:实用疼痛学杂志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省医学会  中国医师协会  硕士研究生导师  第一附属医院  临床学院  医学杂志  麻醉学会  疼痛学 
描述:张达颖,男,1962年生于江西省余干县。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南昌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疼痛诊疗教研室主任,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分会委员,江西省医学会疼痛学会
铜雕《黄鹤归来》简介
作者:暂无 来源:湖北政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鹤楼  十一届三中全会  毛泽东  民族团结  大禹治水  玉皇大帝  社会发展  古老文明  经济繁荣  新中国 
描述: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繁荣,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发展。黄鹤楼历经万劫而复修,黄鹤也一去千载而复返。不复返已成为过去,代表吉祥、幸福、喜庆的神鸟黄鹤双双飞回,永不再去。香港和黄鹤的前途与命运,都与祖国的
江西省临川中学简介
作者:暂无 来源:江西政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省  学科带头人  抚州地区  临川  重点中学  优秀教师  拔尖人才  学校  汤显祖  王安石 
描述:人、中级63人、初级53人。市管拔尖人才2人,获全国劳模、全国优秀教师或江西省优秀教师荣誉称号的11人,首批抚州地区学科带头人5人(占全区学科带头人总数的1/10),首批市学科带头人5人(占全市
《本草纲目索引》简介
作者:王淑珍  来源: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本草纲目》  编制索引  检字表  药物  临床病证  方剂  《汉语拼音方案》  刘衡如  计量单位  金钥匙 
描述:《本草纲目》,全书52卷,190万字,收载药物1892种,插图1110幅,方剂11000余首,临床病证(症)300余类6万余条。如此浩翰的资料,庞大的卷帙,因系采用古老的分类方法,给现代读者学习、查阅带来许多困难。读者要进入此“金谷园”,路径只有一条...
《花药园记》简介
作者:张倩 牛淑平  来源:中医文献杂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徐春甫  花药园记  保健  观赏植物  庭院经济 
描述:《花药园记》是明·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中的一章,介绍了30多种易栽植的常用家庭花草植物。本文就这些花药本草既有药用保健功能,又有观赏价值,融庭院经济与养生保健于一体的特色作一简介,认为花类植物
刘绍荟简介
作者:暂无 来源: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桂林市  中国画  协会  毕业 
描述:刘绍荟,号园泽,湖南长沙人.1940年8月生,1965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任桂林市美术家协会荣誉主席、桂林中国画院院长、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
杨炳南简介
作者:暂无 来源:金融经济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湖南省  新闻图片社  中国书法  杨炳  协会  书法家  社长  研究院  美术  笔名 
描述:杨炳南,笔名一牛,别署墨耕,湖南桃源人,大专文化,一九四九年九月参加工作,曾任湖南美术出版社副社长、湖南省新闻图片社社长。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顾问,湖南书画研究院特聘书
中华民族杰出人物简介(一)
作者:暂无 来源:编创之友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华民族  杰出人物  思想家  唯物主义  杰出贡献  爱国主义  王安石  蒲松龄  孟子  龚自珍 
描述:拓的。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是随着中国各族人民的生产和劳动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中华民族的一切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归根到底都是全国各族一切从事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人们共同创造的。正是在这个伟大基础上,中华民族历史上产生了许许多多的杰出人物。历史上任何杰出人物都不可避免地由于历史或阶级的局限而有其缺点和弱点,对此应当采取科学的态度加以分析。但必须肯定,古往今来一切为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作了这一方面或那一方面杰出贡献的人们,都应当永远地得到中国人民的尊重和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