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视甚高谁也看不上,执拗得不近人情王安石性格缺陷造成人生悲剧
-
作者:暂无 来源:新商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说起王安石,凡是上过中学的没有不知道的。语文课学过他的《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用法之巧妙,自古以来被人广为称道。历史课也会提到王安石,讲的是他的变法改革。咱中国
-
王安石的人格缺陷:知而不行,化友为敌
-
作者:李永瑞 来源:软件工程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人格缺陷 组织变革 人才选拔 司马光 人才队伍建设 皇帝 民众基础 保守派 提点刑狱
-
描述:公元1058年,37岁的王安石自常州知州调任江东提点刑狱,前去向宋仁宗拜别时,呈交了一篇《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主张改革,但并未引起重视。多年以后,当子承父业的神宗皇帝再度重温王安石的
-
张有《复古编》为匡正王安石《字说》而著考略
-
作者:王珏 来源:宁夏社会科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复古编 复古编 序跋 序跋 匡正 匡正 字说 字说 考略 考略
-
描述:王安石《字说》不本许慎《说文》,主观臆断,牵强附会,大坏传统文字学。张有《复古编》专本《说文》,不妄下一笔,有匡正《字说》谬误、维护《说文》正统之功。文章从《复古编》序跋入手,考述了张有《复古编
-
政术心术学术---梁启超、严复评王安石之歧异探微
-
作者:蔡乐苏 刘超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梁启超对王安石新政以肯定为主,辅之以批评;严复对王安石的评议前后一贯,有肯定也有批评。在心术方面,梁启超对王安石称颂不已;严复对王安石有褒有贬,认为其理想本身就有问题。在学术方面,梁启超关注王安石
-
靖康之耻与北宋之亡:都是王安石惹的祸
-
作者:暂无 来源:民族文汇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靖康之耻与北宋之亡:都是王安石惹的祸
-
北宋熙丰诗坛研究
-
作者:庄国瑞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熙丰诗坛 宋调 王安石 苏轼 黄庭坚 元祐体
-
描述:,这个阶段由于国家面临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的问题,随着儒学向经世致用的方向发展,士大夫普遍提出变革要求,从庆历新政到熙宁变法,北宋政治发展进入高潮阶段。同时这个时期也是北宋政治最为开明的时期,士大夫踊跃
-
“二苏”手足情
-
作者:杨志坚 来源:新语文学习·教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变法派 宋神宗 苏轼 御史台 政见
-
描述:史台监狱。
-
思念的月 思念的歌
-
作者:丁丽 来源:新语文学习·初中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思念 宋神宗 王安石 密州 苏轼 汴京 苏辙
-
描述:北宋神宗熙宁九年,41岁的苏轼因为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自请外任密州,在密州做太守。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是处于外放受冷遇的境地。因此,他既对朝廷政局强烈关注,又怀有期望重返汴京的复杂心情,而与骨肉同胞
-
贴船下篙 扣题而答(下):古诗鉴赏四步走
-
作者:刘玲 来源:语文天地:高中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鉴赏 语言鉴赏 回答问题 王安石 太一 阅读
-
描述:诗歌语言鉴赏练习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西太一宫 王安石 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 三十六陂春水。白头相见江南。 注:“西太一宫”位于汴京(开封)西南,这首绝句
-
“暖”的何止是酒?:《元日》中的“暖”
-
作者:蒋智斌 来源:七彩语文(小学中高年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日》 思想感情 寓意深刻 酒 王安石 描写 文笔
-
描述:《元日》写在王安石第一次拜相之前。这首诗借描写新年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他锐意改革的思想感情。诗中“千门万户疃疃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己成为千古佳句。整首诗让人感觉文笔轻快,色调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