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亭嫡传勉斋后学北山四先生与书院教育
-
作者:李才栋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一传 书院教育 先生 金华 兴盛 朱熹 后学 道统 虞集
-
描述:考亭嫡传勉斋后学北山四先生与书院教育李才栋黄勉斋为朱熹道统的继承人,其学一传于饶州(治今波阳)余干(今分置万年)饶双峰鲁,其后得程若庸、吴澄、虞集、揭斯等;又一传于婺州(治金华)何北山基,又传于王鲁
-
螽斯何来阶级仇恨——《诗经·周南·螽斯》议
-
作者:刘燕及 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经 劳动人民 周王室 朱熹 螽斯 王安石 粮谷 后妃 贵族 周南
-
描述:《螽斯》这首简单的民歌,《涛序》却无端地把它按在后妃身上:“《螽斯》,后妃子孙众多也。言若螽斯不妒忌,则子孙众多也。”朱熹又附和而释:“后妃不妒忌而子孙众多,故众妾以螽斯之群处和集而子孙众多比之,言
-
南宋“浙东学派”研究的一项硕果
-
作者:徐洪兴 来源:浙江学刊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吕祖谦 浙东学派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思想资料 陆九渊 思想史研究 哲学思想 学术界 朱熹 吕氏
-
描述:,又是个造诣颇深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生于宋高宗绍兴七年(1137),卒于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字伯恭,学者称东莱先生,为别于乃伯祖“大东莱先生”吕本中,又有“小东莱”之号。溢曰:“成”,学者亦多尊之为“吕成公”。吕氏祖籍山西,后世屡迁,北宋时曾居安徽寿春、河南开封等地。靖康之乱,宋室南渡,曾祖吕好问亦携家南徙,至婺州
-
两宋理学家乐舞思想述略
-
作者:于平 来源: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学家 程朱理学 礼乐 朱熹 王安石 欧阳修 宋明理学 政治家 门阀士族 社会经济
-
描述:,以完整地把握史称为“宋明理学”的理学家们的乐舞思想。一、“理义以养其心,舞蹈以养其血气”——程颢、程颐乐舞思想述略促使两宋理学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经济方面,广大客户由门阀士族“私属”变成封建国家的“编户”;社会政治方
-
道德的追求 科学的桎梏——略论理学家的认识论导向
-
作者:张艳红 来源:经济经纬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认识论 陆九渊 朱熹 道德修养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理学家 张载 客观世界 伦理道德思想 哲学思想
-
描述:力、破坏力是我们回答这个问题时必须注意到的。本文从与科技发展关系密切的认识论方面来剖析理学对科技发展的的危害,以理学大家张载、朱熹和陆九渊(并及王守仁)的认识论为研究对象。
-
铝山鹅湖书院
-
作者:黄庆来 来源:江西教育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鹅湖之会 书院 朱熹 陆九渊 吕祖谦 地主阶级 陆氏 象山书院 宋统治者 白鹿洞书院
-
描述: 鹅湖书院建在铅山县的鹅湖山麓。鹅湖山距县城十五里左右,它东望怀玉、西瞰象山,风景秀丽。山上有湖,相传晋朝有一位姓龚的人曾经在此养鹅。因此,后人名之为鹅湖山。 “鹅湖之会”是由吕祖谦发起的。当时南宋统治者面临着民族的危机和尖锐的国内阶级矛盾。地主阶级的思想家、哲学家纷纷向统治者出谋献策。
-
简易工夫,思维经济
-
作者:樊公裁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思维经济 陆九渊 吕祖谦 江西上饶 讨论会 朱熹 学术 鹅湖 思维经济原则 发明本心
-
描述:1176年,南宋淳熙二年,吕祖谦为了解决朱熹、陆九渊学术上的分歧。约他们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鹅湖寺举行一次讨论会,希望开诚布公,各抒己见,最后“会归于一”。会开了好几天,双方的观点没有达到统一,末了
-
王阳明“格”竹子的故事
-
作者:暂无 来源:教学与研究 年份:195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阳明 竹子 朱熹 格物 中国哲学史 学术思想 故事 陆王学派 程朱学派 陆九渊
-
描述:大学”一書,有主張对古本进行“改編”的(朱熹),有反对“改編”、主張采用古本的(王阳明),引起剧烈爭論,其中怎样理解“大学”上所说的“格物”的問題,又成为爭論中的焦点。这是一个在哲学上有重大原則性
-
“鹅湖之会”结深情
-
作者:朱永龄 来源:教师博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鹅湖 朱熹 中国哲学史 吕祖谦 铅山县 哲学家 辩论会 学术界 朱学
-
描述:朱熹和陆九渊是南宋时期的两位著名学者,他们在学术上的主张各不相同,经常辩论。当时另一位著名哲学家吕祖谦,为调和“朱学”与“陆学”之间的矛盾并“兼取其长”,曾邀集他们二位在江西铅山县的鹅湖寺
-
古代学者谈赋、比、兴
-
作者:暂无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心雕龙 起情 郑玄注 体物 诗集传 托物 周礼 朱熹 古代 学者
-
描述: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诗集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