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至诚恻怛”与“任理无情”:王安石政治哲学思想的内在张力
作者:郭萍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至诚恻怛  至诚恻怛  任理无情  任理无情  政治哲学  政治哲学  张力  张力 
描述:怛”的执政动机,另一方面又主张“任理无情”的执政原则。这两个方面相反相成,在学理上并行不悖,但在现实政治中,由于他过分强调自然天道的客观公正,使天道压制了人道,致使其政治构想与现实政治之间形成了
陈白沙的历史世界——明代政治与儒学流变
作者:廖峰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方孝孺  朱棣  吴与弼  陈献章  陈白沙  明代学术史  明初思想史 
描述: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为志,重新梳理明代思想,产生了哲学与史学二流中分的局面。笔者则继史家之笔,欲重述明初思想史。 元末明初,士大夫多不知大体,昧于春秋大义,故往往视旧朝为正统,新朝为叛逆。故有方孝孺力持正统之论,恢复理学之旧观。然不久靖难祸起,燕王以边境藩王,拥兵篡夺帝位,方孝孺竟以身殉道,捍卫天理。成祖即位后,即以旧臣修纂《永乐大典》和《四书》、《五经》、《性理》三部大全,目的在于彰显文治,证明道统与正统为一。多数士大夫则不为其动,或于朝廷力持清议,或于民间讲道守身,皆以天理为依归。后有学者,以此为归,躬身践履,以成心学。心学为何,良知而已,知善知恶,即为天理。 晚明诸儒,则以入朝为荣,先为世宗,主持议礼,后请神宗从祀阳明。从朝廷转向民间,从民间重归朝廷,此为一轮回。虽明亡清灭,轮回也未结束。只是知识分子昧于知古,无从知今罢了。既然现在仍在“天理”与“良知”的轮回中,我们能从明代历史,获得什么教益呢?历史仍未结束,大地知道答案!
“习吴会”或开启两岸政治互动大幕
作者:高杨  来源:人民政协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前天下午的北京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吸引了两岸媒体和学者的目光。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此会见了到访的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和他率领的中国国民党访问团全体成员。由于本次会见是习近平总书记刚刚结束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中美元首会晤后回北京不到一周,而中美两国关系任何发展和变化又都将牵动台湾当局的神经,
“习吴会”下午登场或讨论“政治对话”
作者:暂无 来源:厦门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国台办主任张志军昨晚设宴为吴伯雄率领的国民党访问团接风。 本报讯 据中新社及台湾媒体报道,受国民党主席马英九托付,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昨天率团访问北京,今天下午“习吴会”将登场。吴伯雄昨天说,这是他第六次率团到北京,却是习近平上任后的第一次,“时机上我觉得非常重要”。他同时表示,近年来
民主德国外交部副部长认为 政治对话应是实现和平的手段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民主德国外交部副部长认为 政治对话应是实现和平的手段
民主德国外交部副部长认为  政治对话应是实现和平的手
作者:新华社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民主德国外交部副部长认为  政治对话应是实现和平的手
《紫箫记》未成与政治纠纷有关-与徐朔方同志商榷
作者:邓长风  来源:浙江学刊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居正  万历  汤显祖  朝廷政治  南京  徐朔方  玉合记  十七年  古籍出版  明代戏曲 
描述:事而止,足传于时。第予昔时一曲才就,辄为玉云生夜舞朝歌而去。生故修窈,其音若丝,辽彻青云,莫不言好。观
从《温公易说》看司马光的政治历史观
作者:李叔毅 龚佩琏  来源: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易说》  《易》学  历史观  圣人  苏拭  程颐  王安石变法  光日  修心 
描述:史观,他借历史宣扬封建礼教,把“孝慈仁义、忠信礼乐”等封建道德作为百世不易之“道”,他的一生堪称封建伦理、政治的典范。
从二程对王安石的批判看理学的政治倾向
作者:李之鑑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易》  政治倾向  理学  “理”本论  程颐  人臣  认识论  人之道  唯心主义 
描述:王安石关于“理”与“物”本质关系的论点。
“汉人烟火起湟中”(简说王安石的一首政治诗)
作者:宋立业  来源:雪莲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汉人烟火起湟中”(简说王安石的一首政治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