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结婚为啥贴双“喜”
作者:杨友  来源:乡镇论坛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结婚  民间传说  王安石  文学家 
描述:无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谁家给孩子办婚事的时候.都要在院门和屋门上贴双“喜”。据民间传说.这个习俗与宋朝的文学家王安石有关。
《〈本草纲目〉“配”音义》商补
作者:张春雷  来源:中国语文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本草纲目》  商补  音义  李时珍  刘衡如  字书 
描述:《本草纲目》卷17“风仙纲目”下李时珍日:“人采其肥茎沟配,以充莴笋。嫩花酒浸一宿,亦可食。”其中“配”,刘衡如(1982/2002)作校语云:“醌,字书无,疑‘挹’或‘脆’之误。”
“章”应是“音“”十”章
作者:刘绍义  来源:文史月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说文解字  音乐  引申义  会意字  同音字  郑玄注  姓氏  本义  说明  周礼 
描述:"的本义并非如此。《说文解字》曰:"竟,乐曲尽为竟。"《周礼》说:"凡乐成则告备。"汉·郑玄注:"成,谓所奏一竟。"这说明,"乐曲终了"才是"竟"。
《说文》瑞玉的文化阐释
作者:刘征  来源:邢台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说文》  瑞玉  命名理据  《周礼》 
描述:更好地了解古代的玉器文化。
展示抚州浓厚文化底蕴广昌孟戏南丰跳傩赴昌演出
作者:暂无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晚报首席记者游中堂 晚报讯6月14日是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经省有关部门选调,我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广昌孟戏、南丰跳傩13日、14日分别去南昌参加“传承民族魂脉,守望精神家园
广昌孟戏:濒危“非遗”困局待解陈厚兴刘生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广昌孟戏是一种以孟姜女故事为题材的戏曲,流行于广昌县境内,俗称孟戏,约起源于明初,至今已传承演出了五百余年。孟戏用高腔演唱,经专家考证,其唱腔具有明代四大声腔之一的海盐腔遗音。2006年5月
孟姜女故事的流传与地域社会:江西广昌“孟戏”的文化考察
作者:吴承游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孟姜女故事  孟戏文化  民间传说  古代文学 
描述:涵相当丰富。作为一种古老的地方戏曲文化遗产,广昌“孟戏”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社会学价值。本文正是以此为个案,从孟姜女故事的源起、流传及意义演变入手,对曾、刘两家“孟戏”的文本进行考源
江西古镇中的戏曲活化石——江西广昌“孟戏”研究初探
作者:张天彤  来源:中国音乐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家“孟戏”  刘家“孟戏”  海盐腔 
描述:系前任系主任徐晓琳教授等八人组成的专家组赴江西广昌县考察“孟戏”。
江西广昌孟戏祭祀本质论:以甘竹曾村孟戏为例
作者:陈利利  来源:大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广昌孟戏  广昌孟戏  祭祀  祭祀  本质  本质  曾村  曾村 
描述:广昌孟戏于每年新春酬神祭祖演出一次,数百年未中断,并成为当地一种有特色的民俗活动.由于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古老祭祀性质,被列入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笔者即以广昌甘竹曾村孟戏为例,在先前学者研究
明清民歌时调在戏曲中的传播艺术:以江西地方戏曲"广昌孟戏"
作者:陈利利 章军华  来源: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歌时调  民歌时调  戏曲  戏曲  传播  传播  孟戏  孟戏 
描述:中国古代戏曲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民歌时调的影响.戏曲在故事题材的借用、演唱体制的引入、艺术表现手法的模仿、叙事技巧的借鉴等方面,都能看到民歌时调的影子,即使戏曲发展到明清传奇阶段,其演唱机制中,仍有许多深刻的民歌时调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