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612)
报纸(146)
学位论文(26)
会议论文(12)
图书(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791)
红色文化 (7)
地方文献 (4)
地方风物 (2)
按年份分组
2013(61)
2012(43)
2011(39)
2010(32)
2009(37)
2006(30)
2004(25)
2003(21)
2001(23)
1993(9)
按来源分组
其它(37)
抚州师专学报(6)
成才之路(2)
求实(1)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
青春岁月(1)
科技致富向导(1)
内蒙古电大学刊(1)
科学之友(B版)(1)
甘肃社会科学(1)
浅谈王安石变法用人不当
作者:刘志学  来源:中国人才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吕惠卿  变法  先王之道  选拔人才  司马光  失败  宋神宗  品德  北宋 
描述:学先王之道而能用者,独惠卿而已.评价可谓高矣!在变法的过程中,事无大小,安石必与惠卿谋之,凡所请章奏皆其笔。对其十分信任. 吕惠卿虽然很能干,但此人心术不正,野心勃勃,是个权欲熏心阴险毒辣的小人
王安石变法及其理财思想
作者:杨智杰  来源:财会月刊:理论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熙宁新法  财政政策  理财思想 
描述:本文通过对王安石变法的时代背景、政策措施的阐释,归纳了其理财思想,肯定了其历史成就,并且对变法失败的历史教训进行了总结。
简析王安石变法
作者:吴敏  来源:大众文艺(理论)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  “三冗”  “三冗” 
描述:导致了这场轰轰烈烈的改革一失败而收场。
评王安石变法
作者:徐凤英 刘玉珍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地主阶级  官僚地主  北宋王朝  政治改革  民族矛盾  法家思想  北宋时期  司马光  农民起义 
描述: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年)字介甫,江西临川人。出身于小官僚地主家庭,是北宋时代一位比较进步的地主阶级政治改革家。(一) 在王安石生活的时代,北宋王朝日益衰落。土地高度集中,农民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民族矛盾更加尖锐化。
贪官为什么喜欢王安石变法
作者:易中天  来源:法制博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贪官污吏  贪官污吏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  北宋王朝  北宋王朝  宋神宗  宋神宗  改革  改革  皇太子  皇太子  皇帝  皇帝 
描述:帝血气方刚,总是想做些事情的。
王安石变法为何没成功
作者:李铁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历史学家  科学技术  货币信用制度  经济管理  现代社会  数目字管理  财税制度 
描述:历史学家黄仁宇以研究中国财税史见长,他有个著名的提法,叫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历史。这里的技术并非指科学技术,而是指财税制度、货币信用制度等经济管理的技术。从技术角度看,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就是实现数目字管理,即完全按照商业的原则来管理国家。这样发展起来的国家组织严密而高效,而且
王安石与水利变法
作者:郭泽杰  来源:江西水利科技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水利变法  水利变法  历史经验  历史经验  农田水利  农田水利  经济政策  经济政策  改革探索  改革探索 
描述:在北宋历史背景下,重点介绍了王安石变法中农田水利法的内容、成就以及改革的得失.特别是对其变革经验作了详细分析,有益于我们反思历史,推进水利改革与建设.
司马光为何反对王安石变法
作者:于忠成  来源:决策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  守旧派 
描述:如果一个人想为别人赶走头上的苍蝇,就用棒子去打苍蝇,结果把人打死了,能说效果好吗?王安石读书破万卷,但这点道理没弄明白。
王安石与熙宁变法札记
作者:王若濛  来源:中国城市经济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熙宁变法  士大夫阶层  荆公新学  北宋  三司使  下级官吏  台谏制度  行政机构  翰林学士 
描述:二年二月,拜參知政事……於是設制置三司條例司,命與知樞密院事陳升之同領之。安石與其党呂惠卿任其事.。……禦史劉述、劉琦、孫昌齡皆不得其言,相繼去。驟用秀州推官李定為禦史,知制誥宋敏
王安石变法后的钱荒
作者:叶世昌  来源:钱币博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王安石变法  货币制度  青苗法  免役法 
描述:北宋以积贫积弱著称。积贫方面,表现为管理国家财政的三司收不抵支,从真宗景德四年(1007年)起,就常向内库借钱。积贫的形成大致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以备战为理由在内库集积财富。太祖准备他日收复燕云十六州,每年要从财政收入中抽出一部分金银财富贮于封桩库,准备用作赎金或以武力夺取时供赏赐将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