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250)
报纸(566)
图书(124)
学位论文(96)
会议论文(5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904)
红色文化 (86)
地方文献 (63)
地方风物 (12)
非遗保护 (8)
才乡教育 (8)
宗教集要 (6)
文化溯源 (4)
按年份分组
2013(138)
2011(236)
2010(161)
2008(152)
2007(137)
2004(75)
2000(65)
1985(47)
1983(48)
1960(18)
按来源分组
健康报(11)
知识窗(2)
当代职校生(2)
中国医院管理(2)
青少年日记(1)
公民与法治(1)
人事天地:人才资讯(1)
三月三.故事王中王(1)
青春期健康(1)
科技创业月刊(1)
学习郑垧靖同志做丹心为民的好干部 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 李
作者:暂无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郑垧靖同志是云南人民的优秀儿女。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郑垧靖信念坚定,忠诚于党的事业,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时代先锋;作为一名党的宣传文化工作者,郑垧靖认真践行
学习先进事迹 争做优秀党员 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昆举
作者:暂无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 (记者 陈晓波)公仆本色、赤子情怀,坚定信仰、终生践行。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一次次感动大江南北。昨日上午,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昆明举行杨善洲同志
学习先进典型 激发创业创新 市委举行王益群同志先进事迹报
作者:暂无 来源:台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贡献力量。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胡斯球主持会议,市委常委、纪委书记陈章永宣读了市委作出向王益群同志学习的决定。
学习光荣传统 做好出版工作──在王益同志从事出版工作六十周
作者:宋木文  来源:新文化史料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出版工作  光荣传统  座谈会  王益  思想品格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图书发行工作  出版事业  体制改革  基本思路 
描述:学习光荣传统做好出版工作──在王益同志从事出版工作六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宋木文王益同志从事出版工作60周年座谈会现在开始。王益同志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老同志,是我国出版战线上的老战士
“人民的好医生”周礼,借报纸一角寄语当代大学生和医务工作
作者:朱光明  来源:文汇报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人民的好医生”周礼,借报纸一角寄语当代大学生和医务工作
中共河南省委、省政府隆重举行大会,向周礼颁发“人民的好医
作者:暂无 来源:健康报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中共河南省委、省政府隆重举行大会,向周礼颁发“人民的好医
(供晚报)周礼再植成活离体二十二小时的无静脉血管断指
作者:暂无 来源:新华社新闻稿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供晚报)周礼再植成活离体二十二小时的无静脉血管断指
中国农书丛刊先秦农书之部 《周礼》书中有关农业条文的解释
作者:夏纬瑛  来源:农业出版社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农学  周礼  注释 
描述:中国农书丛刊先秦农书之部 《周礼》书中有关农业条文的解释
《尚书·周官》与《周礼》关系考论——兼谈西周的公卿官学与孔
作者:翟奎凤  来源: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官  周礼  六卿  三公 
描述:对西周所代表的礼乐文化又有着历史性地突破,自觉和直觉的道德理性主义是孔子儒学的历史新特色。
周礼》地域职官训释——附论上古时期王官之学中的地理学体系
作者:辛德勇  来源:中国史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古代地理学史  王官之学 
描述:生”,所谓“地慝”,是指特定地域内的自然地理特征;诵训“道方慝”,是为了使君王得以知其“地俗”,则意味着所谓“方慝”是指特定地域内的人文地理特征。“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应当是统一掌管天下各地的所有地理知识,即各地的地理知识都要汇总到这里;至于职方氏“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与其财用、九谷、六畜之数要,周知其利害”,则应当是分析处理这些资料,总结归纳各地的地理特征,以备需索稽求。王官之学最主要的特征,是其直接服务于君王。职方氏掌管的地理知识,被分别划分成“地慝”和“方慝”两大部分,分别由在君王出巡时夹右王车而平时亦必定侍从于王廷以备顾问的土训和诵训,提供给君王。由于是王官之学,不同的职掌,也就意味着不同的学科分支。“地慝”与“方慝”的划分,在地理学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即前者大致相当于现代地理学术语中的自然地理,后者则大致相当于人文地理。职方与土训、诵训诸官相互协同运作,构成上古王官之学中地理学知识的总体框架体系。地理学这种王官之学的属性,从东汉时期起,开始发生变化;但直至西晋时期,始得以根本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