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春风自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诗版本考辨
作者:董朝刚  来源: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泊船瓜洲》  王安石  版本考辨  江南  《宋诗纪事》  王安石诗  临川  《全宋诗》  文集  明嘉靖 
描述:。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自古以来,这条笔记成为王安石作诗精于炼字的范例。然而,人们似乎忽略了一点,即“春风又绿江南岸”之“又”字,最早应为“自”。
羲之之书晚乃善 精力自致非天成——曾巩《墨池记》讲析
作者:涂木水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墨池记》  王羲之  曾巩  临川  讲析  反问句  张芝  浙江永嘉  书法家   
描述:因为在永嘉积谷山上有宋朝大书法家米芾所题的“墨池”二字,江西临川王羲之墨池之所以出名,是因为有宋朝大散文家曾巩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名著——《墨池记》。
总领风骚四百年,还魂一记至今鲜——谈谈《牡丹亭》在国内的影响
作者:罗传奇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领风骚  杜丽娘  临川  冯小青  娄江  剧坛  戏剧史  剧作家 
描述:汤显祖的光辉剧作《牡丹亭》是我国戏剧史上一部杰出的浪漫主义爱情悲喜剧。当《牡丹亭》一问世,就以席卷天下之雄风,驰骋剧坛,光芒四射,把明代戏曲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我们谈谈《牡丹亭》的影响,这对我们进一步了解汤显祖在我国文学史和戏曲史上的地位是很有帮助的。
《游褒禪山记》浅析
作者:郜俊兰 蔡斌芳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政治改革  褒禅山  王安石  自然段  政治才能  作者  临川  借物言志  宋仁宗  文学家 
描述: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地方官职,使他有机会接触人民,了解人民的疾苦。在他任职的地区内,实行了一些政治改革,做出了卓著的成绩,显示了他的政治才能,逐步树立了实行变法的志向。嘉
王安石祖籍说
作者:乐细龙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上池  王安石  临川    祖籍  祠堂  故宅  抚州  金峰   
描述:山西太原,延至晋朝,姓居于长江下游一带的甚多,五代间简又迁至临川盐埠岭
小语第三册第二十一课教学参考 梅花
作者:缪佐阳 谢大明  来源:安徽教育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花  教学参考  江西省抚州市  王安石  课文分析  临川  宋神宗  作者简介  风层  傲霜斗雪 
描述:一、作者简介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朝的王安石(公元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宋神宗时任宰相,为了富国强
《伤仲永》浅析
作者:陈登亿  来源: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临川  书具  “之”  特权阶级  改官  公元  荆国  邑人  中小地主 
描述:观上也使人民得到一些好处。新法损害了大地主大官僚等特权阶级的利益,他们坚决反对新法,排挤打击王安石。王安石最后被迫辞职,于哲宗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死在南京。
王安石教育思想简说
作者:王树芬 林树善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简说  临川  教育思想  文集  教育方法  新政  启发方法  教师  上智 
描述:王安石是我国北宋一位富有爱国热情的改良主义政治家,也是一位很有卓见的教育改革者。他对当时的社会问题有很多改革的主张,四十九岁入参大政,做了宰相近十年,实行了他所主张的“变法”新政。他把教育作为推行新政的一种手段,为推行新政服务。王安石虽然不是一位教育实践家,但他从政治改革需要出发,对教育的目的和作
“回首江南春更好 梦为蝴蝶亦还家”——王安石在抚州故乡的
作者:罗传奇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抚州  临川  金溪县  家乡  考略  江南  蝴蝶    《曾巩集》 
描述:山水水的美景,抒发了热爱家乡的眷眷之情:
江西词派首领人物——晏殊
作者:林汝津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庐陵  江西词派  晏殊  临川  首领  南丰  欧阳修  新喻  派别  江西籍 
描述:《宋诗派别论》指出:“诗之有派别始于宋。欲论宋诗,不可不知其派别。盖一派有一派之方法,一派有一派之习尚,一派有一派之长短,一派有一派之宗主。”为什么呢?《宋诗派别论》又指出:“凡派别同者,其诗之方法同,习尚同,长短同,宗主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