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669)
期刊文章(769)
学位论文(18)
图书(12)
会议论文(9)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405)
地方文献 (29)
非遗保护 (28)
地方风物 (6)
宗教集要 (5)
红色文化 (3)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1(180)
2007(62)
1999(17)
1987(17)
1896(1)
1890(1)
1888(1)
1886(1)
1885(3)
1882(1)
按来源分组
解放军报(9)
益闻录(8)
时代文学(2)
经济晚报(2)
现代工商(1)
美术之友(1)
开放导报(1)
广东审计(1)
中文信息(行游数码)(1)
大埔乡讯(1)
《玉茗四梦》与晚明戏曲文学观念
作者:程芸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玉茗四梦  戏曲  晚明戏曲  汤显祖 
描述:本论文围绕明代杰出文学家汤显祖的思想、创作以及晚明戏曲研究中有所争议的若干问题,阐发一己之见。 第一章:以汤显祖晚年“大道”与“文词”未能两全的人生遗憾为切入点,试图展示汤氏主观世界的诸多复杂与矛盾。 将汤显祖几篇谈论性命之学的文章置于宋明理学史的相关理论背景... >> 详细
论汤显祖《玉茗四梦》之时间意识与其文本设计
作者:邓淑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紫钗记  南柯记  时间意识  邯郸记 
描述:二元對立意識;更利用此二元指稱所形成公眾共同理解的世界,作為「客體對象」得以存在顯現的背景依據。也因此相對於「時間意識」的「意識時間」便有著兩種意義:一是相對自然科學的世界時間,指「無時間計量」的認知判斷,一種「純粹個體存在經驗的想像時間」。這種「無計量時間」的特質有永恆時間的假想,「做夢」最能體現此「假想的永恆時間」,落實到生命當中便是「欲求長生」的表現。第二種「意識時間」的意義則是以存而不論的方式,「暫時」消弭主客體對立分離的界限,此時無法以慣有理性邏輯常態的二元言語,指稱出異己的對象,形塑出自身所存在的世界,而改以「自我意識」為主體,投射欲求所形塑出來的世界時間圖像。本論文所指的「夢」、「夢境時間」是相對於「無時間意識」基礎上的「意識時間」,是虛擬「時間意識」的絕對對比所呈現出來的「無時間意識」,不僅指生理睡眠時潛意識作用所做的夢,更是藉著夢醒後不復存的「虛幻」特質,將依從二元對立相生的虛妄意識所形構出的色相世界類比夢境世界的成形。然而「做夢」是在生命意識的基礎上發生,所以夢終究會醒來,帶著「夢中的意識時間」回到現實二元理性所指稱的時間結構。這
19名大学新生得到“李纪父子奖学金”资助
作者:暂无 来源:长治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 记者刘婷婷报道:8月27日,“李纪父子资助孤儿奖学金”发放仪式在市慈善总会举行,19名大学新生每人得到3000元奖学金资助。 2010年4月,来自长治县八义镇师庄煤矿的李纪
一首打油诗 得奖大脸盆 □山东潍坊 刘绍
作者:暂无 来源:老年生活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1965年的“五四”青年节那天下午,营部举办青年诗歌朗诵大赛。组委会要求这诗歌必须自编自诵,内容以歌颂军营火热生活为主。比赛设立一、二、三等奖。最高的一等奖,奖品是一个白色红花的大脸盆。 比赛在滕县军营驻地的大操场进行。赛场周围红旗招展,赛前四个连队的拉歌声一浪高过一浪。当副教导员王元宣布比赛
除夕饺子穿“新衣” □潍坊 刘绍
作者:暂无 来源:老年生活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我的家在乐陵县最北面的一个小村。抗战时日本鬼子在俺村安了据点。鬼子汉奸似虎狼,家家户户粮被抢、猪羊被鬼子汉奸杀光,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很苦。 1945年的除夕夜,母亲剁好白菜馅,又炸了几根油条切好放进馅中,将两瓢白面和好,包好了过年饺子。看着很长时间没有吃的白面饺子,一家人别提有多高兴了。 谁
亲历周恩来倡导党内称“同志” □潍坊 刘绍
作者:暂无 来源:老年生活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1969年4月,我荣幸的参加了党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亲历了周恩来倡导党的会议上称“同志”的情景。 4月6日上午,京西宾馆九层楼的一会议室里,济南军区代表团正在审议《政治报告》。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在没有秘书跟随,也没有他人陪同的情况下,突然出现在人们面前。这让大家特别振奋,人们站起来热烈鼓掌。周
难忘钱伟长那场精彩讲演 □潍坊 刘绍
作者:暂无 来源:老年生活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1969年4月的一天上午,我与参加党的“九大”的部分代表走进清华大学,听取了著名学者钱伟长的讲演。 那场报告本来是迟群、谢静宜一伙为推行他们的所谓“六厂一校”经验而策划的。钱老当时还戴着大右派的帽子,是典型的“臭老九”。迟群本想通过钱老讲自己如何接受再教育,来达到贬低丑化知识分子的目的。谁知钱
捉蝉优待“老红军” □潍坊 刘绍
作者:暂无 来源:老年生活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1960年,乐陵县朱集公社刘玉亭管区敬老院中住着一位叫赵德的老红军。每逢重大节日,周边村的共青团支部都组织青年来看望这位老前辈,听老人讲革命故事,也为老人做点好事。 这一年的 “八一”建军节到了,怎样去看望老人?团支部委员郭凤来提议,给赵大爷送点 “肉”――捉些蝉送去,大家齐声叫好。 晚上
幸福童年儿歌伴山东潍坊刘绍
作者:暂无 来源:老年生活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我的童年是在建国初期度过的。那时老百姓分了田,分了房,圈里有了牛和羊,家家户户喜气洋洋。我学的第一首儿歌便是:“共产党,大救星,领导穷人翻了身,从此拔穷根”,“国庆节,开大会,大家欢呼毛主席万岁! ” 记得1950年过大年,村村扭秧歌,户户放鞭炮。热闹的除夕夜,小朋友们打着小红灯笼上街游玩,村里到
黑白电视机搬回家山东潍坊刘绍
作者:暂无 来源:老年生活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1976年10月,我党一举粉碎“四人帮”,百姓过好日子有了希望。从此,家庭生活不断出现新变化,家家都有添置“大件”的难忘事。我最难忘的是1978年5月,将一台上海产飞跃牌12英寸黑白电视机搬回家。 那是托在济南工作的一位老战友买的,当时买到“飞跃”这一名牌实属幸运,虽近400元的价格相当于我半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