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陆九渊“心学”教育思想的特质及其历史命运(续)
作者:顾春  来源:江西教育科研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教育目的  教育思想  历史命运  易简工夫  道德知识  道德品质  教育活动  教育方法论  心学 
描述:陆九渊“心学”教育思想的特质及其历史命运(续)顾春(三)教育方法论的基本特质在教育方法论上,陆九渊将“以尊德性御道问学”作为其教育方法论的根本宗旨。尊德性与道问学的关系问题,是朱陆之争的最
一代巨擘 教育有成──南宋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陆九渊
作者:朱永龄  来源:江西教育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教育家  思想家  中国哲学史  中国历史  主观唯心主义  鹅湖之会  心学  吕祖谦  教育目的论 
描述:一代巨擘教育有成──南宋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陆九渊朱永龄南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积弱不振的朝代,然而又是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文化高潮──文化复兴的时期。起始于宋代的象山书院以及它的领袖人物陆九渊.在中国
陆九渊的“学为人”教育思想看今天学校教育的现状
作者:翟蓉  来源:中国电子商情(科技创新)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育思想  学校教育  陆九渊  现状  道德修养  道德教育  教育改革  做人 
描述:本文主要介绍了陆九渊“学为人”的教育思想,他认为人是自然和社会的核心,做人最重要。他提出做人要先立乎其大志、明辨义利、堂堂地做人、重践道等,强调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作用。研究他的这些教育思想
陆九渊程文二题——析“取予两得”、“宽猛相济”两说
作者:杨安邦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程文  取予两得  宽猛相济  尚德不尚刑  德刑并举 
描述:程文,显示出青年陆九渊经世致用的政治思想和以道德仁义的“本心”为特征的哲学思想,对于当今仍具有一定意义。
陆九渊程文二题——析“取予两得”、“宽猛相济”两说
作者:杨安邦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程文  取予两得  宽猛相济  尚德不尚刑  德刑并举 
描述:程文,显示出青年陆九渊经世致用的政治思想和以道德仁义的“本心”为特征的哲学思想,对于当今仍具有一定意义。
新传·新意·新体例:读吴文丁著《陆九渊全传》
作者:周世泉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新体例  陆象山  心学  文丁  哲学思想  哲学定位  平民哲学家  马克思主义  历史人物传记 
描述:在纪念心学大师陆象山诞辰860周年之际,金溪作家、学者吴文丁先生所著的《陆九渊全传》(以下简称《全传》)一书,日前由江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分本心、同心、蔽心、洗心4卷、16章、共30万字
大笔揆心学,新书照眼明:读吴文丁《陆九渊全传》
作者:万斌生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心学  平民哲学家  吾心即是宇宙  文丁  哲学命题  陆象山  人物传记  民主性精华  照眼 
描述:大笔揆心学,新书照眼明:读吴文丁《陆九渊全传》
中国心学思想史研究的新成果——李之鉴《陆九渊哲学思想研究》
作者:华哲尔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思想研究  批判继承  思想家  陆九渊  思想体系  主观唯心主义  心学  儒家  新成果  儒学 
描述:类认识之树上精
略论陆九渊哲学思想的积极因素:兼评它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
作者:陈延斌  来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中国哲学史  哲学思想  主观唯心主义  积极因素  客观唯心主义  反对教条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认识论  唯心主义体系 
描述:进行了大胆的改造,成了封建社会后期和近代进步思想家反对儒家传统权威和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武器。此外,陆学还是“天理”“人欲”对立观到唯物主义者陈亮、王船山等视“天理”即“人欲”观点的中间环节。
陆九渊、朱熹“尊德性”与“道问学”之辩——兼论红与专
作者:李之鉴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封建专制主义  陆九渊  社会发展  践履  道问学  尊德性  红与专  孔子  是非观 
描述:亦各有理”(《朱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