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骥德传略考辨
-
作者:姚柯夫 来源:文献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骥德 曲律 西厢记 明散曲 汤显祖 考辨 传奇 传略 曲家 明代
-
描述:在中国古典戏曲理论发展史上,明代王骥德的《曲律》,是一部门类详备、内容精湛、最早论述关于南北曲作曲的著作。论者说它功令条教,胪列具备,真可谓起八代之衰,厥功伟矣;自宫调以至韵之平仄,声之阴阳,穷其元始,究厥指归,靡不析入三味。有人将王《曲律》与吕《曲品》并称明代论曲之双
-
古人神辨泡茶用水故事二则
-
作者:暂无 来源:贵州茶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扬子 陆羽 用水 三峡 人神 使者 湖州 王安石 申辩 利器
-
描述:陆羽神鉴南零水。相传李季卿刺湖州时,至维扬遇陆羽,泊扬子驿,邀陆曰:陆君善于茶,盖天下闻名矣,况扬子南零水又殊绝,今者两妙千载一遇,何旷之乎!遂命侍从挈瓶操舟,深诣南零,陆利器以候之,俄顷水至,陆以杓扬其水曰:江则江矣,非南零者,似临岸之水。使者申辩确
-
《蒹葭》题旨多解考辨
-
作者:孙建虎 王佳玲 来源: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蒹葭 毛诗序 诗经分类 清代学者 学术史 周礼 朱熹 美刺 诸侯 宋代
-
描述:一、美刺之说这是学术史对《蒹葭》题意最早的定位。《毛诗序》说:"《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1]东汉郑玄《诗笺》:"秦处周之旧土,其人被周之德教日久矣,今襄公新为诸侯,未习周
-
王安石“新学”名称由来考辨
-
作者:熊凯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新学” 名称由来 考辨 近代以来 荆公新学 官学化
-
描述:学官学化有何关系?显然这一问题对于我们探讨王安石的学术思想是很有必要的,但目前学界对此涉及较少。方笑一先生最早在《北宋“新学”名义考论》中指出:“‘新学’一词在王安石的时代已成为其一派学术的专称,尽管这一名称隐含贬义。至于‘荆公新学’一词,则是全祖望的创造。”(《人文中国学报》2005年第11期)但其过于依赖反对者之口而忽略其他,并且其考察存有不周详之处。本文围绕荆公新学官学化进程以及思想发展的基本线索,结合前人相关研究,试图就这一问题加以分析探讨,以求教于方家。一“新学”就字面意思而言,可以作为一种新兴学术的泛称,历代皆有,内涵因时而异,如近代“新学”多指西学。在宋代,“新学”名称最早用于指代宋初与汉唐章句训诂经学迥异的义理之学。宋初诸儒孙复、胡瑗、石介以义理释经,皆可谓“新学”,这里的“新”包含了对传统经典诠释的...
-
论郑玄对《礼记·月令》的考辨
-
作者:车行健 来源:东华人文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郑玄 考辨 《月令》 《吕氏春秋·十二纪首》 《周礼》
-
描述:玄的考辨頗為精密,而且他的若干結論也被後世許多學者所採用。但在經過重新考察他所提出的證據及其所進行的論證過程之後,卻發現鄭玄的考辨存在著若干瑕疵,不足以充分支持他所得出來的論斷。因此他所主張的《月令
-
“合力”辨:兼与刘大年同志商榷
-
作者:吴廷嘉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合力论 唯物史观 阶级斗争动力 历史动力 交互作用 历史研究 合力说 表现形式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动力理论
-
描述:刘大年同志在((历史研究》1987年第4期发表的《说"合力"》,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但该文的基本观点,笔者不敢苟同.故本着在学术争鸣中探求真理的精神,提出一些不同看法,就教于刘大年同志和史学界的师长同行.
-
《巽斋先生四六》作者辨疑
-
作者:杨世文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巽斋先生四六》 危稹 欧阳守道 中国 生平 宋朝 历史研究 古代典籍
-
描述:北京图书馆藏有宋刻本《四家四六》。所谓四家,即壶山、腥轩、後村、巽斋。在宋代,别号巽斋者至少有危稹和欧阳守道二人。《中国丛书综录》将其中的《巽斋先生四六》的作者确定为欧阳守道。这是存在问题的。
-
清代曲家疑年考辨
-
作者:陆勇强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代 曲家 生平事迹 考辨 生卒年 石庞 徐善 谢元淮 陈于鼎 陈轼 陈贞禧 宋敬舆
-
描述:清代许多曲家,其生平事迹往往湮没不彰;其生卒年,在清人的戏曲书录中,也常常失载。而检索近人编纂的一些戏曲专著和工具书,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清代卷》(中华书局,1996年)、《中国曲学大辞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等,相关的记载又或
-
曾巩《邪正辨》阅读训练
-
作者:王朝辉 来源:读写月报:高中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邪正辨》 中学 语文教学 教学方法 阅读训练
-
描述:乌知正者之为正.邪者之为邪欤?曰:考其实焉尔。言者曰:“某正人也。”必考焉.其言与行果正也.犹日无乃其迹然欤?必也本其情。情果正也.斯正人也。邪人亦然。必本其情者为之.迹未可以必信也。
-
曾巩《游双源》辨伪
-
作者:李俊标 来源:文献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全宋文》 辨伪 四库全书总目 《宋史》 曾子 黄裳 文章
-
描述:总目》卷一五五言:“裳字冕仲,南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