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26)
报纸(36)
图书(7)
学位论文(5)
会议论文(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06)
地方文献 (61)
地方风物 (9)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26)
2013(12)
2011(16)
2004(9)
2001(11)
1999(8)
1997(5)
1990(11)
1980(2)
1927(1)
按来源分组
中国戏剧(4)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
沧州日报(1)
商务印书馆(1)
历史研究(1)
党政干部论坛(1)
老年人(1)
柴达木日报(1)
歌曲(1)
从凌初的《谭杂札》看明代曲坛的“沈、汤之争”
作者:徐定宝  来源:浙江学刊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曲发展  王骥德  戏曲创作  《南九宫十三调曲谱》  价值取向  冯梦龙  《牡丹亭》  价值定位  戏曲家 
描述:从凌初的《谭杂札》看明代曲坛的“沈、汤之争”徐定宝凌初的《谭杂札》从自身的审美立场出发,既揄扬了汤显祖、沈二氏对于戏曲发展的贡献,又批评了各自存在的欠缺,对二人在戏曲价值取向上的分歧
《鼓吹导引无射宫·引导词》应是金代之作
作者:许子荣  来源:学习与探索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引导词  金熙宗  乐志  导引  无射  金代  金史  鼓吹乐  缪荃孙  清代学者 
描述:吹导引仍辽旧。”陈述先生据此注而推断说:“是此曲乃辽也。”但是这首词作《辽史》不载,宋辽金时代的文献也没有称其为辽代作品的,因而我认为
糟粕所传非粹美 丹青难写是精神——论王安石《明妃》的艺
作者:张小丽  来源: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昭君  昭君  王安石  王安石  明妃  明妃  艺术独特性  艺术独特性 
描述:王安石的《明妃》是宋代昭君诗中影响最大者,也是历代咏昭君诗作中的名篇。它具有非常高的艺术成就和独到的艺术特色,具体体现在表现手法多样、立意新颖独到、议论精警透辟及感慨幽深委曲等四个方面。
肱禅呓——汤显祖《南柯记》禅宗思想杂谈
作者:徐宏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禅宗  禅宗  《南柯记》  《南柯记》 
描述:禅宗 ,是研究汤显祖的剧作《南柯记》无法回避的。《南柯记》中所透露出的禅宗思想不仅反映了作者对人生价值的解读与态度 ,同时亦在剧本创作的行文下笔处 ,拓上了鲜明的禅语机锋的印迹
夫意无南北 乐在相知心——读王安石《明妃》(二首)
作者:柳滨生  来源: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夫意无南北 乐在相知心——读王安石《明妃》(二首)
同构 真情世界——比较分析柳永与晏几道的歌妓情结
作者:李秋虹  来源: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永  晏机道  歌妓情结 
描述:柳永与晏几道两人的词无论是在体制、艺术风格、及语言择炼上都自成一体,具有各自不同的艺术特色。但是,他们的词却有一个共同的题材——歌妓。他们在各自不同的词中都对那些聪明而不幸的歌妓表现出深切的同情,感情真挚深沉而又充满凄凉与感伤。他们用各自不同的作品构建了一个相同的真情世界。
魏良辅·汤显祖·姜白石——“唱”与“曲牌”的关系
作者:洛地  来源: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依字声行腔  腔句    词调曲牌    剧唱     
描述:,对于作者就出现了是否必须按原先“曲牌”格式为“律” ,即如何对待“律”的问题 ,这就是晚明时期出现的两位大曲家汤显祖与沈之间一场著名的“汤沈之争”的实际内容。“依字声行腔”的唱与原先“调牌
写在《乐史论——夏野音乐文集》出版前——纪念恩师夏野先生
作者:洛秦  来源: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音乐  音乐研究  音乐院校    中国音乐史  学术成果  上海音乐学院  出版  中国古代音乐史  研究生 
描述:十年前的12月26日美国西雅图当地时间凌晨两点左右,接到夏野先生的女婿高崎的电话,告知夏野先生去世。一个留学美国、身在异国他乡的游子,一直深受夏野先生厚爱的学生,且被夏家视为半个儿子的我,得知此噩耗时的心情至今回想起来
圣乐史上的一座丰碑——巴赫《b小调弥撒》初研
作者:杨峻峰  来源: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巴赫  《b小调弥撒弥撒  圣乐 
描述:《b小调弥撒》是巴赫于去世前几年完成的一部常规弥撒,全曲的创作几乎贯穿了作曲家整个莱比锡时期。这部弥撒结构庞大,由27首分构成,整直到1859年才被完整演出。从弥撒发展的历史来看,是宗教
汉恩自浅胡自深 人生乐在相知心:读王安石《明妃二首》
作者:赵芳  来源:实践(思想理论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昭君  人生  毛延寿  昭君出塞  唐宋八大家  封建时代  文学家  政治家  思想家 
描述: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在这首诗中,作者抓取昭君辞别汉宫的一个场面,用"湿""垂""低回""顾影"等字眼,栩栩如生地刻画出王昭君的静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