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苏轼"遭遇"王安石
作者:韩闻  来源:文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世间是一物降一物,苏轼才高,偏又遇上更高一筹的王安石,多次交手,他始存轻慢,终落羞惭。在冯梦龙编的《警世通言》中,描写了王安石为难苏学士的一些细节。
宋代佛教与官府财政的关系——以曾巩与苏轼的见解为例
作者:崔勇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苏轼  佛教  官府财政 
描述:事严谨与苏轼的放达宽容,曾巩的任职京师、编修史籍与苏轼的任职地方州府首长的经历,形成鲜明对照。
梦中梦醒忧多少:晏几道与苏轼梦词之比较
作者:梁婷婷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苏轼  梦词  比较 
描述:在宋代,晏几道和苏轼都有大量关于梦的词作。然而晏几道多写“梦中之词”,描写梦境。而苏轼多写“梦醒之词”,发出梦醒感慨。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两人思想有所不同。梦文学这种长盛不衰的局面也使得梦文学
苏轼鸣不平〔关于苏轼王安石"续诗"的故事〕
作者:陈又钧  来源: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苏轼鸣不平〔关于苏轼王安石"续诗"的故事〕
苏轼与司马光的役法之争
作者:杨胜宽  来源:三峡学刊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免役法  苏轼  苏拭  王安石新法  熙宁变法  差役法  起居舍人  熙丰变法  政治见解 
描述:辈、职务、地位的差异,司马光对苏有较多的赏识、提携,苏轼对司马光却主要是尊重、感戴。随着王安石第二次罢相,熙丰变法难以维持;更随着宋神宗之逝,政治局势发生根本性逆转。司马光入朝为相,秉承太皇太后
苏轼婉约词的创作特色
作者:何文祯  来源: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婉约词  苏武  苏轼  豪放词  晚唐五代  歌妓词  咏物词  王安石变法  杨花  《花间集》 
描述:苏轼婉约词的创作特色何文祯一曲“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倾倒了多少英雄豪杰!也使苏轼赢得了豪迈、雄放的千古美名。他那奔放不羁、意气横逸、气魄宏大的豪放词,被人们代代吟咏传唱,击节叹赏。苏轼
试谈有关苏轼评价的几个问题
作者:刘乃昌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王安石变法  东坡  “四人帮”  大地主阶级  儒法  改革主张  几个问题  熙宁  保守思想 
描述:响,正确地继承古代文学遗产,有必要依据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一分为二的方法,对苏,轼评价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和展开讨论。本文拟就几个问题,谈谈初步的看法。
苏轼创作动力及源泉之探讨
作者:曹思彬  来源:惠州学院学报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创作动力  创作源泉  作家  创作题材  文学史  司马光  生活源泉  王安石变法  青年时代 
描述:达到了时代的高峰,即使在日后也有深远的影响;不仅在我国文学史上是罕见的,即使在
苏轼农村诗的现实主义精神
作者:俞浩胜  来源: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贡献  中国封建社会  劳动人民  苏轼  现实主义精神  北宋时期  少数民族  王安石变法  墓志铭  农村诗 
描述:苏轼是一位留心观察社会、有志经世济民的作家.在他留下来的二千七百多首诗中,广泛地反映了十一世纪后期中国封建社会的现实生活,而描写农村是其中的一个突出内容。具体分析和探讨这类作品的现实主义精神
试论苏轼岭海的咏物诗
作者:韩国强  来源:琼州大学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咏物诗  苏轼  荔枝  苏拭  椰子水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  平生功业  思想轨迹  文学作品 
描述:查出他晚年的思想轨迹。 一 苏轼岭海的咏物诗的主要内容是赞美岭海的琪花佳果,抒发诗人旷达乐观的情怀。 苏轼在岭海的咏物诗的题材非常广泛,几乎所有的岭海琪花佳果都成了他歌咏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