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日》教学设计
-
作者:江雪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日》 教学设计 宋代诗人 美好生活 王安石 作曲家 歌曲 宫调式
-
描述:美好生活的憧憬。
-
《梅花》教学设计
-
作者:朱兰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花》 教学设计 歌曲作品 宋代诗人 歌曲曲调 起承转合 王安石 作曲家
-
描述:歌曲《梅花》是作曲家易凤林根据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同名诗作谱写的歌曲作品,A宫调式,一段体结构。歌曲曲调婉转轻快,在起承转合中细腻深情地表现了梅花自然清新的美和凌寒独立的高贵品格。
-
语文教学的“中间地带”
-
作者:秦艳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教学改革 中间地带 陆九渊 教学实践 教师主导 语文课程标准 中庸之道 学生主体 分析讲解 思维方式
-
描述:课改,革故鼎新》一文,文章大气磅礴,写出了
-
《泊船瓜洲》教学
-
作者:陈步华 来源:小学教学设计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政治抱负 飞来峰 引导学生 泊船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江南 设计意图 内心世界
-
描述: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教学方法本课教学意在突破以一诗说一人的传统,在教学中,以《泊船瓜洲》为中心,整合《忆江南》《春日席上》《登飞来峰》等王安石的诗,让学生了解一个
-
德艺双馨,光彩照人:浅谈学习舒同的精神
-
作者:王继营 来源:中国书画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评论 艺术评论 书法 书法 中国 中国 现代 现代
-
描述:德艺双馨,光彩照人:浅谈学习舒同的精神
-
浅谈建昌帮对鸡内金的炮制方法
-
作者:邹彤旻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鸡内金 炮制方法 中药炮制 发泡 炮制工艺 建昌 去砂 东南亚 帮派 江西
-
描述: 建昌帮是我省中药炮制的一大帮派,也是我国的一个影响较大的炮制帮派,受其影响的地方有江西、福建及东南亚一些地区。建昌帮的炮制工艺、工具、辅料等都有一定特色。下面就建昌帮对鸡内金的炮制谈谈自已的一点看法。
-
浅谈《牡丹亭》中梅意象的继承与回溯
-
作者:潘攀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梅意象 梅意象 梅子意象 梅子意象
-
描述:《牡丹亭》中的梅意象既体现了对梅意象的传统内涵的继承,又呈现出其独特性,如非常重视对残梅意象、梅树意象和梅子意象的运用,其中对梅子意象的运用其渊源可回溯至《诗经.召南.摽有梅》,以上均体现出汤显祖在运用梅意象时手法的丰富多彩与独树一帜。
-
赏心乐事《牡丹亭》:浅谈“知”在审美活动中的影响
-
作者:梁晓莹 来源:神州民俗(学术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昆曲 牡丹亭 牡丹亭 审美文化 审美文化 舞台演出 舞台演出 戏曲美学 戏曲美学
-
描述:《牡丹亭》四百多年的风雨历程,其意义并不仅仅局限于对一个经典剧目独特艺术价值和艺术规律的发现,而在于探究昆曲以及传统戏曲乃至整个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微妙联系,进而窥探整个民族审美心理和文化情结,并为传统文化的现代生存寻找合理的依据和方式,以期在全球化语境下实现古典与现代的对接、民族审美精神的传承。
-
从《牡丹亭》和《吉赛尔》浅谈中西方“人鬼情缘”
-
作者:石月亭 来源:金田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 人与鬼 人与鬼 理想化 理想化 爱情书写方式 爱情书写方式 还魂 还魂
-
描述:本文主要通过对比中国传统戏剧文本《牡丹亭》和西方芭蕾舞剧故事《吉赛尔》,来简要分析中西方“人鬼情缘”的异同,进而发现异质文化在这个问题上的共通性和差异性。
-
浅谈昆曲《牡丹亭》曲牌的角色类型塑造
-
作者:卢晓星 来源:北方音乐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曲牌 曲牌 杜丽娘 杜丽娘 柳梦梅 柳梦梅
-
描述:《牡丹亭》是《四梦》中成就最高的一部作品,也是当时乃至今日广大群众深为喜爱的作品。本文以剧中主要人物的部分曲牌为例,说明了曲牌在塑造人物上的特点及其作用,突出"婉丽妩媚,一唱三叹"的音乐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