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08)
报纸(93)
学位论文(34)
会议论文(24)
图书(1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614)
地方风物 (113)
地方文献 (56)
非遗保护 (34)
才乡教育 (26)
宗教集要 (17)
红色文化 (12)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66)
2012(56)
2010(72)
2009(45)
2008(21)
2007(45)
2002(18)
1995(20)
1992(14)
1991(21)
按来源分组
江西社会科学(16)
书品(2)
中国道教(2)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中国改革报(1)
作文(1)
文史月刊(学术)(1)
今日新疆(1)
新闻爱好者(1)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1)
江西发现王安石求学碑石
作者:暂无 来源:光明日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江西省宜黄县日前发现《香林王氏同塔碑记》、《杜君墓铭》石碑及《擎云书院》、《乡林名迹》石匾,这些石碑和石匾清晰地记载了王安石早年求学、生活及有关书院情况,为研究王安石提供了珍贵的实物史料。
江西历代审美文化的基本走向
作者:汤文进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审美文化  汤显祖  江西诗派  美学思想  黄庭坚  审美理想  清代江西  现实主义  基本走向  陶渊明 
描述:江西历代审美文化的基本走向汤文进自古“江西乃豫章之郡”,豫然有章,较早地对南北文化进行了综合。若置诸毕夏文化总背景上来审视,则可发现其作为观念形态的审美文化(含美学思想与艺术创作两个方面)的发展曲线
试论宋代江西的私家藏书
作者:漆良蕾  来源:江西图书馆学刊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私家藏书  藏书家  江西经济  藏书楼  白鹿洞书院  欧阳修  公使库  图书事业  学术风气  王安石 
描述:试论宋代江西的私家藏书
江西十大名医谱(续)
作者:杨卓寅  来源:江西中医药杂志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求真  医学家  黄宫绣  伤寒论  清代  本草经  乾隆  公元  内经  雍正 
描述:》、《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本草经》等古典医籍的理论,参考历代名家的学说,结合自己的见解,著书立说,于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撰有《医学求真录》一书,《四库全书总目·医家类存目》有著录,云:“是书成于乾隆庚午,据其凡例,称尝著《医学求真录》十六卷,别钞其全书总论,勒为五卷,以标明其宗旨,讨论亦明白易解,然不无臆说,如论风土不齐而云西北人不可
江西宗派图》本名考
作者:姚大勇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宗派图  江西诗派  《苕溪渔隐丛话》  吕本中  文人结社  王应麟  《诚斋集》  诗社  云麓漫钞  南宋后期 
描述:江西宗派图》本名考
江西常临川第一中学
作者:暂无 来源:考试(新语文)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第一中学  江西省  办学历史  江南小镇  学生社团  王安石  晏几道  文曲星 
描述:烟波浩淼古临川,曾经闪耀过王安石、晏殊、晏几道、汤显祖这样璀璨的“文曲星”。拥有五十多年办学历史的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就坐落在江南小镇——临川。受着文化之风的熏染,临川一中洋溢着青春的气息、文学
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
作者:付瑛瑛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创造性  文学翻译  哲学阐释学  接受美学  《牡丹亭》三个英译本 
描述:素影响,翻译就不仅仅是简单地语言转换,而需要译者发挥其创造性,运用各种变通手段来转换原文。本文作者提倡译者在翻译中发挥其创造性,并希望从理论到实践对此问题作系统研究。 本文首先介绍了文学
文学ABC 牡丹亭 为古都添彩
作者:暂无 来源:洛阳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如今,人们路过市区十字路口时,会看到新建的典雅别致的牡丹亭。它像一簇簇绚丽多彩的牡丹,绽放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给力都市文明,为古都洛阳添彩。 十字路口的牡丹亭,古朴典雅透着千年帝都的文化意蕴。牡丹亭的主题是牡丹,它的使命是关爱。 牡丹亭侧壁上书写着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赏牡丹》,顶端绘有硕大艳丽的牡
从《牡丹亭》看传统文学的现代接受
作者:李艳萍  来源:大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期待视域  期待视域  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  视域融合  视域融合 
描述:,从而揭示青春版大获成功的原因.以期从一个全新的视野分析传统文学的现代接受现象.
穿越时空的契合:《牡丹亭》与“小资”文学
作者:董晓荣  来源:消费导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小资  小资  青春与爱情  青春与爱情  现实与幻境  现实与幻境 
描述:异同点,从而在解读古典文学和正视小资这一文学现象方面提出浅见,以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