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晏殊的音乐意义
作者:章军华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清乐  燕乐  依声填词  左宫右徵  声律结构  音乐意义 
描述:晏殊依声和婉明丽,声律结构左宫右徵,既表现雅乐太平富贵国治安乐思想,又以燕乐旋宫表达与民同乐移风易俗思想。体现他哀其事勤的音乐礼教思想。
浅谈王安石对传统的改革
作者:郭瑞林  来源:湘潭师范学院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政治改革  《全宋词》  北宋中期  范仲淹  唐圭璋  散文  临川  补遗  作家 
描述:是,我们论定一个作家的成就和影响是不能单从数量着眼的。南唐李璟传世的只有四首,北宋范仲淹只有六
论晏殊的含蓄性
作者:高国藩  来源:盐城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含蓄性  四库全书  珠玉  人生  毛晋汲古阁  叶梦得  作品  北宋  采桑 
描述:一位富贵的诗人。晏殊一生显达,生活顺适,叶梦得《避暑录话》说:“晏元献喜宾客,未尝一日不宴饮,盘馔皆不预办,客至旋营之。”正由于他生活安定,提笔作词,才能够有时间有心情细心构思,精密推
关于“名物”的定义和名物的界定
作者:刘兴均  来源:川东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名物  名物  《周礼》  “贾疏”  传统文献 
描述:“名物”曾经作为训诂学的研究对象受到学人的重视。然对什么是“名物”至今没有一个确切的解释。本文拟通过对先秦传世典籍有关“名物”的记载的分析得出“名物”的确切含义,弄清名物指称的特定范围,为名物
浅说晏殊和欧阳修的
作者:陈晓芬  来源:文科月刊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浅说晏殊和欧阳修的
晏殊二首浅说
作者:李垠  来源:宁夏教育学院学刊(文科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晏殊二首浅说
《黄鹤吟》等作5首
作者:陈飞  来源:流行歌曲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黄鹤吟》等作5首
第三讲 怀古咏史(上)
作者:王兆鹏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东坡  历史人物  苏轼  历史事件  金陵  怀古  赤壁怀古  怀古咏史  咏史诗 
描述:一种态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借古讽今”,或者是讽刺现实,隐喻现实政治,或者是借历史人物来表达自己人生的失意。表面上写的是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而实际上是要表达对现实的某一种态度,作者不过是用一种曲折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人生思考而已。怀古和咏史,在题材和创作目的这两个层面上是相同的、相近的。那相异的一面呢?“怀古”的这个“古”,具体地说,是指一种古迹,是抒发跟特定的古迹相关的古事古人的幽思。因此,怀古又往往跟登临主题结合在一起,怀古诗词,在艺术表现上,往往要写景,要写这个古迹的地理环境、景物景观。如杜甫的《咏怀古迹》写王昭君,一开始就写“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一开始是写历史:“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
《小山鉴赏集》序
作者:蔡厚示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山  无题诗  抚州师专  李商隐  晏几道  学报编辑部  义山  审美方式  欧阳修  二晏 
描述:《小山鉴赏集》序
苏轼婉约的创作特色
作者:何文祯  来源: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婉约  苏武  苏轼  豪放  晚唐五代  歌妓  咏物  王安石变法  杨花  《花间集》 
描述:苏轼婉约的创作特色何文祯一曲“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倾倒了多少英雄豪杰!也使苏轼赢得了豪迈、雄放的千古美名。他那奔放不羁、意气横逸、气魄宏大的豪放,被人们代代吟咏传唱,击节叹赏。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