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黄鹤杯”大奖赛诈骗案的采访答复
-
作者:管用和 来源:诗刊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奖赛 黄鹤 被害者 采访 武汉市 诈骗案 文学作品 委托 调查结果 答复
-
描述:本刊今年一月号转载了秦千桥揭露所谓第二届"黄鹤杯"文学作品大奖赛的文章《被愚弄的文学爱好者》后,收到一些被害者的来信,问及此案的处理情况。我们委托武汉市作家协会主席管用和先生到有关部门做了调查,现将
-
《泊船瓜洲》:三重思乡情
-
作者:何伟 来源:小学语文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泊船瓜洲》 思乡情 “唐宋八大家” 小学语文教材 “知人论世” 王安石 文学鉴赏 文学作品
-
描述:年十七八,即以天下为己任。仁宗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王安石中进士后,愈忧国民,关疾苦。
-
黄永年先生的古典文学研究
-
作者:郝润华 杨旭东 来源:社会科学评论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典文学研究 文学作品 文献学功底 西游记 文学研究方法 批评模式 社会历史批评 陈寅恪 立足点 古籍整理
-
描述:黄永年先生的古典文学研究
-
古代名人落榜以后
-
作者:解玉泉 来源:人才资源开发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科举考试 罗隐 唐宋八大家 欧阳修 进士 古代名人 曾巩 明代 文学作品 发奋
-
描述:罗隐10次落榜仍发奋罗隐(833~909)本名横,字昭谏,自号江东生,新城(今浙江富阳县)人,少时即负盛名。因其诗文好抨击时政,讥讽公卿,故十举进士不第,乃改名隐。
-
文学就是一个美梦
-
作者:房廷刚 来源:常州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日梦 文学作品 弗洛依德 创作态势 梦境描写 至情 创作思想 汤显祖 潜意识 睡眠
-
描述:烈的至情很难凭藉一般的方式表达,亟须找个非寻常、非人世的形象、场景、情节,于是作者脑海便浮现浪漫奇丽的梦境。
-
唐宋三首小诗赏析
-
作者:邢砚农 来源:泸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飞来峰 小诗 王安石 教育学院学报 赏析 作者 政治抱负 桃花 文学作品 山村
-
描述:道理相通。一首小诗,看似简单,可它和作者的生平、思想和特定的时代、环境紧密相关。所以,分析诗的
-
错觉中绽开的美丽:古典诗文错觉描写举隅
-
作者:周丁力 来源:阅读与鉴赏(教研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典诗文 错觉 描写 文学表现 文学作品 文学现象 心理学 黄希庭
-
描述:觉里,令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怦然心动,心醉神往。
-
应是“蚍蜉”
-
作者:李荣先 南华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虫 蚂蚁 不完全变态 寿命 存活时间 文学作品 小时 东西 苏轼 毛泽东
-
描述:"我弯下腰去抱住它,本来以为轻松就起来了,结果我几乎听到我的腰‘卡嚓’一声……我怀里的郭小呆非常茫然地望着我,像是在看一只‘蜉蝣撼树’的蜉蝣。"这是《两小时后的生日》一文中的一句话。
-
丁玲办《中国》
-
作者:王增如 来源:江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丁玲 中国文学 刘绍棠 中国作家 作协 编辑部 文学作品 牛汉 长篇小说 出版社
-
描述:是我1985年9月14日的一段日记,那一天是星期六,丁玲在协和医院住了整整两个月,刚刚出院后的第三天。24天之后,10月8日,她因急诊再次住进协和医院,一入院医生就下了高规格的医嘱:按“病危”护理!那一次,老太太住进去就再也没有出来。 我不是《中国》正式的工作人员,但是我耳闻目睹了它创办的经过,并且保存了一些重要的档案资料。二十多年来,我常常想起丁玲那句话,觉得有责任把我所知道的“丁玲办《中国》”披之于世,展之读者。我想,它不仅是丁玲晚年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一章。 《中国》创刊于1985年1月,到1986年3月逝世,丁玲做了15个月主编。此后,《中国》又艰难地生存了8个多月,到1986年底夭折,一共出版了18期。 创办《中国》,是丁玲晚年除写作以外耗神费力最多的一件事情,她把对繁荣中国文学的期望寄托于《中国》,把投身改革的热情付诸于《中国》,把“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勃勃雄心,淋漓尽致地展现于《中国》。
-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
作者:徐芳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诗歌 人物形象 鉴赏 创作背景 意象 木芙蓉 文学作品 作者 王安石 景物
-
描述:2010年《考试说明》中对诗歌考点要求之一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正确把握文学作品的形象非常重要,2008年的广东卷、山东卷、宁夏海南卷,2009年的天津卷、上海卷、全国卷Ⅱ都有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