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第七届中国艺术节管窥
作者:方开柳  来源:戏剧之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湖南花鼓戏  传统剧目  毛主席  观众  河南豫剧  艺术作品  演出  中国艺术  轶事 
描述:是新编剧目,二是老戏新演,三是传统剧目的继承。《老表轶事》是一出新编现代戏,讲述的是新中国刚刚成立时,发生在毛主席家乡的一件趣事,描写毛主席如何处理亲情与原则这样一个侧面。描写和歌颂领导人的艺术作品比较多,从题材看并不是很新颖,
他愿浇灌那朵“牡丹”:白先勇专访
作者:周喆 胡智英  来源:中文自修(中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先勇  《牡丹亭》  青春  杜丽娘  故事  感动  现实  演出  传统艺术  气息 
描述:正在变为现实。
《牡丹亭》与当代戏剧的舞台生命
作者:苏涵  来源:艺术评论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导演  国际舞  上海昆剧团  演出  舞台  《牡丹亭》  戏剧  当代  生命  先锋 
描述:20世纪末,上海昆剧团演出的“整体”《牡丹亭》,旅美中国导演陈士曾执导的全体《牡丹亭》,美国先锋导演彼得·塞勒斯执导的三合一《牡丹亭》,在国际舞台上各逞风采,曾经搅起一场意义特殊的《牡丹亭》热。
群星光耀《牡丹亭》
作者:沈斌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临川四梦”  上海昆剧团  剧院  蔡正仁  剧目  演出  昆曲 
描述:《牡丹亭》是此次临川四梦首度集结展演中唯一以上、下两本呈现的剧目。此次演出阵容强大,除上海昆剧团蔡正仁、岳美缇、计镇华、梁谷音等外,还邀请了苏州昆剧院王芳,江苏昆剧院石小梅、王维艰,北方昆曲剧院的魏
编导的超前意识与观众的审美定势
作者:邹红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戏剧研究)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观众接受  审美定势  超前意识  审美需求  剧作家  汤显祖  曹禺  戏剧文学  导演  演出 
描述:易为观众接受,才容易见好、爆满,而这无疑是剧作家、导演们梦寐以求的好
黄鹤鸣金 芳草青青
作者:杨天平  来源:杂技与魔术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杂技艺术  俄罗斯  马戏团  节目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黄鹤  文化部  澳大利亚  国际  演出 
描述:位法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及
看戏
作者:翟永明  来源:山花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贵州西部  戏园  演出  京剧  现代诗  世界  距离  汤显祖  观众席  表演 
描述:展,最终使台上台下的距离消失,所
略谈《牡丹亭》改编的“意趣”问题
作者:陈多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上海昆剧团  舞台艺术  杜丽娘  柳梦梅  牡丹亭  改编本  必然要求  演出  有益尝试 
描述:演出外,为了演出而对《牡丹亭》进行加工改造的历史,几乎是自剧作问世就开始了,就很少有全依原本演出的。
国内戏剧动态
作者:暂无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戏剧艺术  社会主义新人  演出  上海昆剧团  表现主义戏剧  戏曲学校  浙江省  象征主义戏剧 
描述:市代表还演出了《牡丹亭》的一些折子戏:浙江省昆剧团演出《拾画·叫画》一折,上海戏曲学校演出《寻梦》一折,江苏省苏昆剧团演出《学堂》一折。浙江省昆剧团的《疗妒羹·题曲》一折则反映了古代女子读《牡丹亭
勿小看大学生的欣赏力
作者:吴龙辉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次艺术  北京大学  大学生  欣赏力  上海昆剧团  演出  作品  作为  汤显祖  大学校园 
描述:上海昆剧团曾在北京大学举行了一次艺术演出,我有幸作为一个学生躬连斯会。令人遗憾的是,当晚演出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