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涵芬楼文谈》写作主体素养研究
-
作者:方雷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吴曾祺 涵芬楼文谈 写作主体 素养论
-
描述:的审美能力。写作主体要学会主动地利用审美感觉为创作积累最基本的感性材料,还要注意到审美趣味的偏好对文章风格的影响作用。写作主体理应建立“惟务折衷”的文章审美观念,才能进一步实现“中和为美”的作文理想
-
70后李浩与徐则臣正在接近理想的写作
-
作者:宁肯 来源:北京青年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宁肯
《镜子里的父亲》 李浩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3年11月
《耶路撒冷》 徐则臣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3年11月
最近程永新在微博上谈及70后长篇小说,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恰好我最近也读了几部70后的长篇,亦有同感,也在微博上附和:70后的长篇大有雄起之势,我看了李浩的,徐
-
表现女性成长的文学应是健康的阳光写作
-
作者:江湖 来源:文艺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研讨会 长篇小说 女性书写 女性形象 现代文学 出版社 贵州省 作品 女性生活 心理矛盾
-
描述:表现女性成长的文学应是健康的阳光写作
-
李保平称底层写作不应是“编故事”
-
作者:暂无 来源:文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李保平称底层写作不应是“编故事”
-
表现女性成长的文学 应是健康的阳光写作――长篇小说《在疼痛
-
作者:暂无 来源:文艺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表现女性成长的文学 应是健康的阳光写作――长篇小说《在疼痛
-
研究一下如何写生动?:新闻业务论文的写作(十)
-
作者:济人 来源:新闻通讯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闻业务 客观效果 法的辩证关系 新闻作品 语言 王安石 新闻出版工作者 新闻通讯 《随园诗话》 文字
-
描述: 新闻业务论文自然是以立意为重,但是如何将论文之“意”通过文字生动地表达出来,使人喜闻乐见,却也是值得研究一番的。我们常见同一命题的业务论文,由于生动与否的差别,所产生的客观效果是大不一样的。
-
刘绍棠的第一篇作品
-
作者:刘堂江 来源:人才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作品 大运河 作文 连载小说 民间文艺 短篇小说 文化名人 老师 学校
-
描述:学习作文。教作文的是一位女老师。她本是数学行家,国文
-
曹丕《黎阳作》三首写作时间考辨
-
作者:熊清元 来源: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写作时间 曹操 建安 曹丕 邺城 典故 胡应麟 谭元春 南征 黄节
-
描述:曹丕《黎阳作》三首“句格纵横,节奏缜密,殊有人气象”(明·胡应麟《诗薮》外编卷一),与他清丽哀婉“有公子气,有文士气”(明·钟惺、谭元春《古诗归》卷七)的多数诗篇相比,别具一格。弄清楚这三首诗的写作
-
启蒙教育从何而起
-
作者:马成杰 来源:北京教育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启蒙教育 刘绍棠 中小学教师 武侠小说 儿童 祛邪扶正 知识能力 理想的种 教师教育 作文
-
描述:启蒙教育从何而起马成杰小学一年级学生初入学门,从此开始的一个又一个学科的学习都带有起始性,中小学教学与教育活动内容与形式对于学生来说多是过去未曾接触过的基础性的东西,他们在漫长的人生跑道上刚刚起步,思想倾向、知识能力以及学习与生活习惯都处于始发阶段,...
-
活得伟大才写得伟大(写作漫谈)(和张铭同志谈写诗)
-
作者:萧殷 来源:中国青年 年份:195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活得伟大才写得伟大(写作漫谈)(和张铭同志谈写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