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越南曹洞宗的江南禅系源流与17—18世纪中越佛教交流
作者:冯超  来源: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越南  曹洞宗  江南禅系  中越佛教 
描述:越南禅宗与中国南宗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17—18世纪随着郑阮纷争、南北割据局面的形成,越南佛教得以复兴,拙公派作为新的竹林禅派得以创立,临济宗和曾洞宗在越南南、北方传播。而越南曹洞禅系接受中国江南
论白族佛教信仰与莲池会:以大理市双廊镇正觉寺为例
作者:刘纯洁  来源:大理民族文化研究论丛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佛教信仰  正觉  佛教密宗  白族密宗  莲池  大理地区  大黑天  观音菩萨  经文  大理白族 
描述:里关系作贡献。在大理白族地区的佛教信仰中佛教密宗依然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我们还可以通过史志、碑刻、石窟、佛塔、佛经、造像、观音信仰、寺庙等中找到有关白族佛教密宗的信仰痕迹。现以白族地区的正觉寺为例,来
歷史與空間:由王安石嫁女談宋代佛教的發展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訪問學人邵曉峰 在中國佛教史上,流行觀點認為宋代已進入佛教發展的衰落期,此時對佛典的翻譯和闡釋基本結束,在佛教理論上已無實質性建樹,佛教僧團不如六朝、隋唐興盛,也沒
歷史與空間:由王安石嫁女談宋代佛教的發展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歷史與空間:由王安石嫁女談宋代佛教的發展
从宋明新儒学本体论的思维模式看佛教对儒学的影响
作者:明森  来源: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思维模式  本体论  大乘佛教  新儒学  王阳明  “心”  陆九渊  天地之性  如来藏  传统儒学 
描述:之性”,程朱的“天理”,还是陆九渊的“心”,王阳明的“良知”,都不是传统儒学的作为具体人的现实具体之心性,而在相当程度上已具有本体的性质,与佛教的“佛性”、“心性”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也就是说,宋明
爱情社会学与爱情哲学——《西厢记》《牡丹亭》之异同与青春版
作者:宁宗一  来源:华文文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西厢记》  《牡丹亭》  《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 
描述:本文从爱情社会学与爱情哲学的角度,比较了《西厢记》与《牡丹亭》之异同;论述了青春版《牡丹亭》的贡献。
世间只有情难诉——《牡丹亭》所涵盖的哲学意蕴
作者:赖丽青  来源: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抗争  抗争  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 
描述:汤显祖的《牡丹亭》之所以位列“中国古典名剧”之尊,不仅在于作品塑造了杜丽娘这个全新的女性形象,而更重要的是剧作诠释了汤显祖的哲学思想,表达了一种“生而有之”的“情”与明代社会所奉行的“理”之间进行的抗争,从而揭示了生命的本真。剧作蕴含着一种哲理的思辩,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时代精神。
爱情社会学与爱情哲学:《西厢记》、《牡丹亭》之异同与青春版
作者:宁宗一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爱情题材  《牡丹亭》  《西厢记》  社会学  文艺创作  社会问题 
描述:一爱情,这是个古老而又常新的问题。从古至今,文艺创作无数次地涉及爱情题材,但它随着历史的向前发展,总是以崭新的面貌,一次又一次地摆到人们面前来,迫使人们一再对它进行重新的研
陆象山「心即理」哲学与其「易简工夫」论
作者:黄甲渊  来源:鹅湖学志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学      良知  良能  心生物  心生理 
描述:陆象山「心即理」哲学与其「易简工夫」论
从陆象山本心哲学析论儒家追求「人与自然的直接关系」之观念
作者:黄信二  来源:哲学论集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心学  本心  心即理  人与自然的直接关系 
描述:础,以寻得道德实践之内在动力 解决了孔子以来探问「礼之本」的课题。作者探讨此一问题意 识的方法性结构,主要是区分了哲学之「发生」与「应用」两 范畴,并强调此一课题的探讨必须画於「道之本体」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