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拾画叫画
-
作者:邓晨曦 来源:收藏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柳梦梅 一见钟情 杜丽娘 办公室 汤显祖 花园 戏剧
-
描述::http://wanglaiwen.arts.cangcn.com拾画向王来文求画,他指着办公室的一帧装裱好、装上框的画说:"送给你。"是为"拾"画。我想起明朝戏剧大师汤显祖的经典之作《牡丹亭》
-
追寻,在两极之间(上):2009上海剧坛回眸
-
作者:宇锦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邯郸记》 上海 “临川四梦” 《紫钗记》 《牡丹亭》 公演 汤显祖 全本
-
描述:限,且边演边改。
-
汤显租的纯情女"粉丝"
-
作者:蒋晗玉 来源:艺海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青春版《牡丹亭》 粉丝 同济大学 演出 柳梦梅 杜丽娘 谢幕
-
描述:青春版<牡丹亭>的现场演出我是在上海同济大学看的.上中下三本分三个晚上演出.当第三天演出在同济的圆弧顶大礼堂里即将结束的时候,箫笛鼓乐声中"杜丽娘"与"柳梦梅"最后出来谢幕,观众起立,热烈地鼓掌.
-
“牡丹亭”上三生路 上昆《牡丹亭》的三次舞台呈现
-
作者:郭晨子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舞台呈现 上海昆剧团 1998年 古老剧种 当代语境 汤显祖 还魂记
-
描述:牡丹亭上三生路,1998年至今的十余年间,上海昆剧团的《牡丹亭》走了三程路,在一流剧团与一流剧目间,完成了汤显祖笔下的但是相思莫相负,亦或是但是相思终相负。总之,三个不同的演出版本,三种迥异的舞台
-
《拾画》、《叫画》
-
作者:辰辰 程十发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梦梅 阴阳两界 汤显祖 牡丹亭 后花园 寻梦 自画像 太湖石 传奇 杜丽娘
-
描述:《拾画》、《叫画》出于明汤显祖传奇《牡丹亭还魂记》,演南宋南安太守杜宝之女丽娘游园之后,梦中与书生柳梦梅欢好,醒后相思成疾,悒悒而终。地府判官怜其痴情,准其魂魄夜间出入阴阳两界,找寻梦中可人。三年
-
坂东玉三郎和昆曲艺术的普世价值
-
作者:郑培凯 来源:书城杂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表演艺术 杜丽娘 汤显祖 牡丹亭 日本歌舞伎 昆曲艺术 中国传统戏曲 舞台演出 演员 离魂
-
描述:一中国传统戏曲的作者一般都是文人,拍曲填词,以锦绣文章编出一段悲欢离合的故事。可是表演的人,往往不是来自社会上层,而是出身低贱的职业演员,经常在上层精英社会的娱乐场合演出。明清以来,家乐的传
-
悠远昆曲扬绿谷
-
作者:刘智宁 毛倩倩 来源:浙江画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遂昌县 十番 汤显祖 昆曲 演奏风格 器乐演奏 民间艺术 曲牌 坑口 新中国
-
描述:求解:曲从天上来"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走进遂昌县石练镇石坑口村的村头,你会听到一阵阵忽高忽低的歌声,并伴随着器乐演奏的声音,其高亢清丽的曲调,和着略带嘶哑的嗓音。这种古朴、原始的音质沁入心脾,使
-
郭老对戏曲艺术和艺术家满怀深情
-
作者:安葵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艺术 戏曲理论 艺术家 汉城 汤显祖 研讨会 戏曲界 作品 老师 演员
-
描述:评论。郭老是戏剧人的楷模,是戏曲界的骄傲。研讨会由本刊和中国五老公益工程组委会承办。会议由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秘书长季国平和本刊副主编赓续华主持。现将与会者的发言、文章摘要发表,以飨读者。
-
关于《牡丹亭·蝶恋花》的一些闲事
-
作者:陈均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昆曲 柳梦梅 断句 红楼梦 自述 作者 白先勇 西厢记
-
描述:;作者自述"时的情景,就是那种"吾诗已成",虽神鬼亦"不能把
-
屯溪老街,徽州味道
-
作者:暂无 来源:市场周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屯溪老街 徽州 味道 地理概念 汤显祖 古村落 民俗 绩溪
-
描述:让汤显祖“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地方,正是徽州。徽州,中华大地一个名扬中外的文化地理概念,一个独立、卓然的民俗单元。它包括安徽的绩溪、歙县、休宁、黟县、祁门和现已划归江西的婺源。这里不仅有巍峨俊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