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显祖导演艺术初探
-
作者:黄金亮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临川四梦 戏曲导演学 戏曲理论
-
描述:体,注重以艺德育人。
-
试论《牡丹亭》的审美价值
-
作者:周志武 段绍镒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审美价值 审美价值
-
描述:学思想;它还弥漫着物与意、客体与主体相对应的象征之美;其总体构思深刻独异,具有创新价值,也使作品显现出强劲的美感力度。
-
《牡丹亭·劝农》与《南柯记·风谣》的同异
-
作者:万斌生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劝农》 《劝农》 《风谣》 《风谣》
-
描述:《牡丹亭·劝农》和《南柯记·风谣》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汤显祖政治理想的艺术寄托,其人物形象,则是他从政实践的形象写照;两折戏的不同点,在于艺术手法各有特色,虚实繁略,相映生辉。
-
试论汤显祖的思想艺术资源
-
作者:周世泉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思想艺术资源 成才因素
-
描述:后期从文艺理论到创作实践所发生的审美嬗变也成为他的思想艺术资源的来源之一。汤显祖善于感悟时代精神,吸取多方营养,为中华民族文化写了光辉篇章。
-
评艾南英
-
作者:于少海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艾南英 宦官专权 科举制度 学风 抗清斗争
-
描述:艾南英是江西临川有影响的历史人物。他对明末的宦官专权、取士制度进行了揭露、批判。他活跃于文坛,创一时之风气。晚年积极参加抗清斗争.
-
论王安石咏史词
-
作者:蒋克己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咏史词特色
-
描述:王安石咏史词多借古喻今,谴责北宋统治者,并追根探源,总结教训。而其他词人之作多单纯地咏史,或空叹兴亡,不触动现实。因而王安石扩大了词的题材,打破了诗词分工论,突破了词为艳科的蕃篱,恢复了词的本来面目。
-
论曾巩的诗歌创作
-
作者:高国藩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山水诗 咏史诗 咏物诗 创作风格
-
描述:具有民本思想和努力追求哲理,概括出曾巩诗的16字风格。
-
来函、来文摘登
-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心即理 心育 哲学思想 象山先生 陆九渊 理论基础 心学 道德规范 道德法则
-
描述:来函、来文摘登
-
曾巩的儒学心态初步描述
-
作者:黄振林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中国文化史 儒学 士大夫 传统儒家 道德完善 王安石 欧阳修 孟子 宋明理学
-
描述:曾巩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典型的“醇儒”,不仅文章写得温平雅正,整饧醇厚,而且为人也温良恭俭,澹泊持重,一派儒生本色。他弟弟写的《亡兄行状》中说:“其为人(忄享)大直方,取舍必度于礼义,不为娇伪姑息以阿世媚俗,弗在于义,虽势官大人不
-
论曾巩的人才思想
-
作者:夏老长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才思想 曾巩 形成体系 人才学 边缘学科 欧阳修 王安石 陈师道 治理国家 人才问题
-
描述:几乎任何一门学科正式被命名为一门学科时,人们总惊奇地发现前人早已涉足了这个领域。前人研究的成果虽然没有形成体系,却为后来建立这门学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人才学虽然只是近几年才在我国新兴的边缘学科,但它却以罕见的速度赢得了长足发展。这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吸取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