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891)
学位论文(522)
图书(118)
会议论文(53)
报纸(39)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318)
地方风物 (118)
地方文献 (114)
非遗保护 (33)
才乡教育 (17)
文化溯源 (11)
宗教集要 (11)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2(131)
2011(124)
2010(120)
2009(105)
2008(94)
2007(96)
2005(71)
2004(68)
2001(37)
1999(37)
按来源分组
其它(613)
人民音乐出版社(8)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4)
外语与外语教学(3)
天津人民出版社(2)
齐鲁书社(2)
广陵书社(1)
新疆人民出版社(1)
晋中学院学报(1)
巴蜀书社(1)
王安石哲学思想研究
作者:薛亚霏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北宋建国,红百年酝酿,到神宗时代,哲学思想达到较高的水平。前后出现“琉氛孤戈春朔、蜀”等不同学派。“新学”作为熙宁变法的指导忍想,“独行于世者六十年”(晃公武:‘郡斋读书志》卷1上)王安石新学哲字忠
北宋士大夫词研究
作者:马里扬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宋词  欧阳修  王安石  苏轼  黄庭坚 
描述:含有对王灼《碧鸡漫志》(1150)标举苏轼等“士大夫作者”的近千年传承,更携带着晚清常州词派(1822~1911)推尊“学人之词”的深刻影响,最终沉淀为一种深广阔大之词境的指称。词境的生成,包括词人的现实处境与歌词文本时地人事之构成要素,而最为核心、同时也是词境高下深浅的决定性因素,是寄寓于歌词之中的时代精神。北宋士大夫词,是士大夫之“宋型”特质渗透入歌词,形成了作为“词中心史”的“词史”。借助“词史考微”,重新建构出北宋士大夫词的发展历程亦即“盛宋词史”,约分为确立、极盛与衰退三个时期:以欧阳修景祐元年(1031)离开洛阳入汴京作为盛宋词史的起点。经过嘉祐年间(1056~1063)以王安石等士大夫词人对《花间》、南唐词风的离析,至熙宁、元丰之际(1074~1082),苏轼从词学观念、创作方式、体格内容等方面完全改造士大夫词,从而将盛宋词史推至极盛;其中,王安石更为突出地体现出“词运转关”之表征,而东坡词则成为“词学极盛”的典型呈现。进入哲宗元祐年间(1086~1093),士风的分化导致十大夫与歌词间的关系极为尴尬,但同时也催生出明晰自觉之士大夫词学观。哲宗绍圣至徽宗初年(1094~1101)放逐西南的黄庭坚更以疏放自由的创作态势,在歌词之中寄寓深意,散发出北宋士大夫歌词创作的最后一道光彩。词格、词境、词体,作为词学专有之领域,是与士大夫词纵向演进之历史进程相交互的横剖面。北宋士大夫词,是以《花间》词之体格特征为基础;而“词格独立”又渊源于士大夫知识结构中“缘情绮靡”之诗学内在传统。入宋之后,秉承南唐词风的十大夫词人,通过词境中空间以及时间、人事等构成要素的渐次迁移,逐步在歌词文本之中寄寓与传达士大夫的思想与情感。与此同时,伴随“燕乐饮曲”的改造,倚声填词的方式也在士大夫创作中不断变更,最终建构起符合士大大审美情趣并与诗体相对应之歌词“长短句体”。
《诗经》采摘意象研究
作者:陈抒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诗经》  植物  采摘  周礼 
描述:,以求采摘兴象之本源与流变。本文的第一部分是通过采摘诗句的形式分析,确立本文研究范围。然后依据历代《诗经》研究著述所作的采摘对象的考辨,明确采摘各个植物的种属和采摘对象的总体特征,作为全文的立论之基
陆九渊政治哲学研究
作者:赵荣华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陆九渊政治哲学研究
李觏伦理思想研究
作者:焦秀萍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李觏伦理思想研究
王安石词研究
作者:朴宗哲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词  怀古词  忆往词  咏史词  理禅词  抒情词  集句词 
描述:、詠史詞、抒情詞、集句詞六類。博徵其詩文,以明其詞心。第五章「王安石詞的風格與影響」:就王安石一洗五代婉約舊習、開懷古詞之先河、促使理禪詞之興起、以及提升集句詞之文學價值等方面,說明探討研究王安石
王安石诗研究
作者:陈铮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描述:眉山、江西二宗得勢,席捲宋代詩壇大半壁江山。但他們專以氣格達意為主,而不避徑直淺露;無論如何也比不上臨川王安石,以一異軍孤起,步趨唐人之後,力求婉曲回環,能令人尋繹於言語之外,而在宋詩中那樣顯得別具一格。然而,一般學者習知蘇、黃二人,卻往往將王安石排摒於二人並稱之外,忽略了王安石詩在藝術創作上的成就,這對王安石是十分不公平的。其中原因,固然是由於王安石本身政治聲望過高,以致掩蓋了詩名;但主要還是由於舊黨反對者的偏見所致。當日推崇蘇黃的皆屬元祐派,如惠洪冷齊夜話、許顗彥周詩話、張表臣珊瑚鉤詩話、朱牟風月堂詩話、吳可藏海詩話等等,人數眾多,而推崇臨川的紹述派,僅有魏泰臨漢隱居詩話和葉夢得石林詩話二家,且夢得之後,沒有傳人,所以眉山、江西二宗終於制勝。這不但是王安石個人的不幸,也是宋詩的不幸! 王安石的詩,不僅可與蘇、黃並駕而無愧,此外,還上紹唐代杜、韓的詩律,為江西派作了開路先鋒,是宋詩奠基的功臣,也是本文所要指出的。
吴与弼哲学思想研究
作者:廖增辉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吴与弼  理学  修养  道德 
描述:工夫的为学方法,为明代心学思潮的产生,埋下了伏笔。本论文拟从以上这几个方面来探析吴与弼的理学思想。本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旨在阐述本论文的研究动机、研究综述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
汤显祖尺牍研究
作者:王莉莉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尺牍  情感  章法  语言 
描述:象——汤显祖尺牍,在汤显祖尺牍的研究综述部分说明了本文的选题缘起、汤显祖尺牍的研究现状及不足和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正文第一章,尝试探讨汤显祖散文观的具体内涵、形成原因,指出汤显祖尺牍是对其散文观
曾公亮研究
作者:赵积优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北宋  曾公亮  王安石变法  《武经总要》 
描述:。 因此,曾公亮不是一个“遇事依违两可”、“老成持重”的官僚典型,而是是北宋中叶一位颇有建树的政治家,应该充分肯定曾公亮在历史上的地位及其所起的进步作用。同时,通过对曾公亮的研究,对于窥见北宋中后期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