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陆九渊、陈亮何以无辩?
作者:赵荣华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陈亮  朱熹  思想交锋  天理人欲  影响深远  理学  孟子  吕祖谦  气象 
描述:,在讲学上又并非那种与人无争的风格;最关键的是两人的思想的确有着本质的差异,可以说,这些都是学术论辩得以发生的必要条件。诚然,辩与不辩尚取决于其它诸多因素,如外在的机缘等,但我们在这些已知条件上反思"陆、陈何
一篇声讨贪官污吏的檄文:读陆九渊《与辛幼安》书
作者:吴汉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辛幼安  民为邦本  吏治  贪官污吏  伤民蠹国  宽仁之说 
描述:陆九渊在信中深刻地揭露了当时更治的腐败,控诉了贪官污吏快民蠹国的罪恶行径,同时义正词严地驳斥了“小人之党”的“宽仁之说”。期望作为江西安抚使的辛功安,排除干扰,无所屈挠,坚决打击和严厉惩治贪官污吏
寻求主体的诗性解放——论陆九渊心学的解构意义
作者:陈平辉 熊进萍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心学  言说  语境  主体异化  解构 
描述:在朱熹理学没落的地方,正是陆九渊心学跃升之处。陆九渊一生反对著述,反对理性禁锢,看重对话,看重释放本心。其哲学思想带有鲜明的启迪品格和反叛教化的特征,其终极目的在于寻求主体的诗性解放。在当今社会中
陆九渊心学派与湖湘性学派关系考论
作者:王向清 王光红  来源: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湖湘学派  逆觉体证  近禅  心学倾向  经世 
描述:作为宋代心学和性学的典型代表,陆九渊和湖湘学派有着一致的思想渊源、相近的为学进路,都接续了孟子和二程的思想,都强调逆觉体证;张木式等湖湘学者在体现出一定心学倾向的同时,又对陆九渊的近禅思想进行了批判
陆九渊“心学”教育思想的特质及其历史命运(续)
作者:顾春  来源:江西教育科研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教育目的  教育思想  历史命运  易简工夫  道德知识  道德品质  教育活动  教育方法论  心学 
描述:陆九渊“心学”教育思想的特质及其历史命运(续)顾春(三)教育方法论的基本特质在教育方法论上,陆九渊将“以尊德性御道问学”作为其教育方法论的根本宗旨。尊德性与道问学的关系问题,是朱陆之争的最
一代巨擘 教育有成──南宋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陆九渊
作者:朱永龄  来源:江西教育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教育家  思想家  中国哲学史  中国历史  主观唯心主义  鹅湖之会  心学  吕祖谦  教育目的论 
描述:一代巨擘教育有成──南宋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陆九渊朱永龄南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积弱不振的朝代,然而又是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文化高潮──文化复兴的时期。起始于宋代的象山书院以及它的领袖人物陆九渊.在中国
陆九渊的“学为人”教育思想看今天学校教育的现状
作者:翟蓉  来源:中国电子商情(科技创新)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育思想  学校教育  陆九渊  现状  道德修养  道德教育  教育改革  做人 
描述:本文主要介绍了陆九渊“学为人”的教育思想,他认为人是自然和社会的核心,做人最重要。他提出做人要先立乎其大志、明辨义利、堂堂地做人、重践道等,强调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作用。研究他的这些教育思想
陆九渊程文二题——析“取予两得”、“宽猛相济”两说
作者:杨安邦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程文  取予两得  宽猛相济  尚德不尚刑  德刑并举 
描述:程文,显示出青年陆九渊经世致用的政治思想和以道德仁义的“本心”为特征的哲学思想,对于当今仍具有一定意义。
陆九渊程文二题——析“取予两得”、“宽猛相济”两说
作者:杨安邦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程文  取予两得  宽猛相济  尚德不尚刑  德刑并举 
描述:程文,显示出青年陆九渊经世致用的政治思想和以道德仁义的“本心”为特征的哲学思想,对于当今仍具有一定意义。
汤显祖宇宙观、人性论及社会观新探
作者:周育德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学的,他一生汲取的学术营养既广且杂。“五经而外,读诸史百家,汲冢、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