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525)
报纸(1983)
学位论文(118)
图书(63)
会议论文(32)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3903)
历史名人 (811)
非遗保护 (3)
宗教集要 (2)
地方风物 (2)
按年份分组
2014(525)
2012(569)
2011(434)
2010(471)
2009(421)
1998(37)
1988(19)
1981(27)
1957(9)
按来源分组
文学遗产(11)
郑州日报(5)
中国音乐(3)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
中华儿女(书画名家)(海外版)(1)
商品与质量(焦点关注)(1)
蒲剧艺术(1)
中国食用菌杂志(1)
老同志之友(1)
山西晚报(1)
牡丹亭》中汤显祖的政治潜意识解读
作者:王东 李晓磊  来源:电影评介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爱情  爱情  政治  政治  潜意识  潜意识  阿尼玛  阿尼玛 
描述:在《牡丹亭》的爱情内容表征下,体现着汤显祖的政治潜意识情怀。杜丽娘是汤显祖潜意识中的“阿尼玛”,她叹无良配的伤春感怀与汤显祖年华空掷的不遇感恨相一致,对封建贞节观念的悖逆反抗也与汤显祖对儒家忠君思想
论儒、道、释文化对《牡丹亭》艺术境界的建构
作者:杨玉军  来源: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儒家  儒家  道教  道教  佛教  佛教  艺术境界  艺术境界  汤显祖  汤显祖 
描述:》人本主义的思想内蕴;佛教的生死轮回观念建构了《牡丹亭》生死转化的艺术情境。
赏心乐事还是悲情伤怀?——试论《牡丹亭》的悲剧内涵
作者:宋媛  来源: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  悲剧性  悲剧性 
描述:传统看法认为汤显祖的《牡丹亭》应该是被划为悲喜剧,实质上《牡丹亭》是一出悲剧。尽管其主要情节:寻梦、化魂、圆驾等都带有一定的喜剧的表象,而这些情节正说明了汤显祖以乐现悲的手法。深刻分析情节
牡丹亭》二度創作賞鑒-滬、台、美三地《牡丹亭》演出之比較
作者:費泳  来源:戲曲研究通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牡丹亭》二度創作賞鑒-滬、台、美三地《牡丹亭》演出之比較
以情反理 追求个性解放——从《牡丹亭》看汤显祖的“至情”论
作者:韩彬  来源:考试周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至情  至情  牡丹亭  牡丹亭  个性解放  个性解放 
描述:“情”是汤显祖文学思想的核心,而“至情”是其所追求的有情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贯穿于汤显祖整个艺术世界的灵魂。《牡丹亭》是汤显祖“至情”论的最好演绎,其贯通于生死虚实之间的“至情”呼唤着精神的自由和个性
激越的浪漫凄美的感伤——《牡丹亭》和《长生殿》"情至"理想
作者:郑尚宪 黄云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洪昇  洪昇  牡丹亭  牡丹亭  《长生殿》  《长生殿》  "情至"理想  "情至"理想 
描述:极却又透出几分萧瑟悲凉.
戏剧中的黑暗精灵——论《哈姆雷特》与《牡丹亭》的鬼魂戏
作者:高旭  来源:攀枝花学院学报(综合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  汤显祖  汤显祖  鬼魂戏  鬼魂戏 
描述:部作品中对情节推动和戏剧表现也产生了独特的审美效果,其中的异同更显示了中西戏剧的沟通与民族特色.
文化巨人 不朽名剧―写在汤显祖创作《牡丹亭》410周年纪念
作者:乐风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文化巨人 不朽名剧―写在汤显祖创作《牡丹亭》410周年纪念
从古典走向现代——老版赣剧《还魂记》与新版赣剧《牡丹亭》音
作者:刘静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地方戏剧  地方戏剧  赣剧音乐  赣剧音乐  戏剧改编  戏剧改编  声乐比较  声乐比较 
描述:“美、秀、娇、甜”的高度评价。近半个世纪后的2003年,拥有丰富的艺术资源的江西师范大学,采用校园与戏曲联姻的举措,对《牡丹亭》进行重新打造,运用现代艺术的一些表现手段,演绎出一部新版赣剧《牡丹亭
昆曲《牡丹亭》英文译本对比研究:从处理文化限定词策略的角度
作者:孙小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昆曲《牡丹亭》英文译本对比研究:从处理文化限定词策略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