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论宋人教坊语的文体特征
作者:任竞泽  来源:云南社会科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坊  《周礼》  《诗经》  雅俗尊卑 
描述:了语言内容等创作上的文体规范,要求人们在撰制时应得体,而且还产生了许多惯例和破例,有正体变体之分。
《尔雅·释》"徒序列"新解
作者:谢美英  来源:华夏文化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尔雅  序列  宫廷音乐  音乐演奏  平民  吹奏乐器  乐官  统治阶级  行为  周礼 
描述:点:如宋代邢昺<尔雅疏>:"凡八音备作曰,一音独作不得名,故此辨其异名也.徒,空也.郑注<周礼·小师>云:'出音曰鼓,空作一器以出其音者谓之徒鼓.'故郭云独作之也.注<诗>云:'我歌且谣'.释曰
钧生平和家世考证研究
作者:欧阳伟华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平  家世 
描述:子王痴山之女,钧和王氏共育有四儿一女。
班主任应是和谐\学班集体的缔造者
作者:韦桂梅  来源:中国教研交流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班主任  和谐与 
描述:的班主任应该是个和谐、学班集体的缔造者。
《周礼》乐官与教思想考论
作者:石丹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乐官  礼乐乐教 
描述:在中国传统社会中,音乐自诞生之日起,就已并非简单的娱乐。与礼、与教化相连,形成礼乐和乐教思想,亦源远流长。《周礼》中的乐官系统,不仅印证了诗、三位一体的历史渊源,更显示出教在学校教育中
论《周礼》“云门大卷”不是《云门》与《大卷》二
作者:陳殿  来源: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云门大卷  注疏  穿凿  误读 
描述:目前,学界对《周礼》记载的黄帝乐舞《云门大卷》,有两种绝然不同的理解,一认为《云门》与《大卷》是两乐舞,一认为《云门大卷》是一乐舞。笔者认为黄帝乐舞为《云门大卷》,分为二的错误,认识源于旧注旧疏的附会所形成的复杂理解,从而造成了今人对注疏的误读。本文拟就此问题的是非与来源进行探讨。
《周礼》“六诗”与周代的教传统
作者:杨朝明  来源:诗经研究丛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六诗  周代  孔子删诗  诗三百  儒家  传统    诗经研究 
描述:礼》"六诗"与《诗
“千古一村”考察与研究安流坑“乡射遗”的
作者:吴凡  来源:中国音乐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存环境  历史渊源  班组合  演奏风格  “非遗”出路 
描述:“乡射遗”已成功申报江西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图上一个小小的流坑村,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千古一村”;这里又孕育出独具特色的“乡射遗”。其演奏形式和古朴的音乐风格,堪称
大司与师保:《周礼》乐官与先秦文化源流考述
作者:张国安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司  师保  《周礼》  文化 
描述:《周礼》以乐官之长大司通掌国学之政是有历史根据的,行使《周礼》大司职能的是师保之官。师保之官与礼、教、乐官有不解之渊源。师保制度的形成、确立与以礼乐制度为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宗法制国家的起源是一致的。
依弘张军携手《牡丹亭》
作者:李峥  来源:解放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 (记者 李峥)京剧梅派青衣依弘与昆曲王子张军携手的昆曲《2012牡丹亭》,前天首次向媒体开放排练探班。 依弘选择了《惊梦》一折开始清唱,没过一会儿便觉得无法施展。她向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