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636)
期刊文章(1602)
图书(45)
学位论文(30)
会议论文(17)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192)
地方文献 (77)
红色文化 (19)
宗教集要 (14)
才乡教育 (12)
非遗保护 (8)
地方风物 (5)
文化溯源 (3)
按年份分组
2014(502)
2013(158)
2012(306)
2011(243)
2004(39)
2003(47)
2000(66)
1992(24)
1985(23)
1980(14)
按来源分组
上海文学(3)
长江文艺(2)
党课(2)
党员干部之友(2)
台声(2)
素质教育博览(1)
现代妇女(1)
看世界(1)
诗刊(1)
语文世界(高中版)(1)
代购全国车票吹牛先付一半票款骗局李佩李浩
作者:暂无 来源:大江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吹牛 先付一半票款骗局 真实案例寒假将至,接连几天,芜湖市火车站和市内各火车票代售点门庭若市。小尤是我市某高校的大二学生,云南人,连续排了两天队终于排到窗口,却被告知票已售完。小尤沮丧地退出队伍,准备回校,意外地看到路边电线杆上贴着一张代购火车票的广告,上面留着一个订票热线电话。小尤抱着试试的心
满城春色满城花花开燕来去踏青——开启春季赏花之旅/李浩
作者:暂无 来源:陕西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温馨提示:今年入春以来,寒冷不退,气温持续走低且阴雨天气不断,导致国内许多赏花胜地花期有所推迟,春季踏青赏花游市场也比往年慢了一拍,业内人士预计,今春旺花期比往年稍微晚一些,或将延至3月中下旬。小编提醒大家合理安排踏青赏花线路。 春天来了,窗外,阳光温暖
天上“黄鹤”非凡间“黄鹄”:对《蜀道难》下注释的质疑
作者:徐小华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蜀道难  黄鹤  李白  注释  道教  元丹丘  道家思想  天鹅  诗词  诗歌 
描述:李白的诗《蜀道难》中有这样一句:"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苏教版必修四课下注释是这样的:黄鹤即黄鹄,善飞的大鸟。我对此注释不敢苟同。我认为此处的"黄鹤"是作者有意选择的一个物象,黄鹤就是传说中仙人驾鹤上天中的黄鹤,李白不仅借此来表
从《诗·关雎》到《牡丹亭·惊梦》:“寤寐求女”母题在互
作者:艾荫范  来源: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  文学母题  文学母题  寤寐求女  寤寐求女  牡丹亭  牡丹亭 
描述:·惊梦》中完满现身。
性理论视角下中国古典戏剧唱词的英译:以《牡丹亭》的两个
作者:何婷  来源: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性翻译  性翻译  《牡丹亭》  《牡丹亭》  语境重构  语境重构  音乐性传递  音乐性传递  意象传递  意象传递 
描述:本文基于罗选民的互性翻译观,通过对《牡丹亭》白之译本和汪榕培译本的对比研究,旨在探究中国古典戏剧中唱词的翻译策略,以期为戏剧翻译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本文作者由此试图论证,以语境重构为核心的互
公安警卫部队文化建设现场会要求 发挥化育警强警作用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公安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昆明10月15日电记者许军报道:为期两天的公安警卫部队文化建设现场会15日在云南昆明结束。会议要求,应立足于新时期公安警卫工作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警卫部队官兵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充分发挥
我市企业家王利登榜“中国十大诚信民营企业家”山东省仅有两
作者:孙娟  来源:黄河口晚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 日前,我市民营企业家东营海丰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利先生荣获2011年度第八届中国诚信企业家大会“中国十大诚信民营企业家”光荣称号。据悉,山东省仅有两人获此称号。 第八届中国诚信企业家大会
梦溪 书生留得一分狂
作者:左文  来源:中华儿女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中国艺术  红学  传统文化  研究院  比较文化  作家  人类  国学  牡丹亭 
描述:大学文学院专聘教授、文艺学学科博士生导师,中国华夏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中日韩东亚比较文化国
我们在路上□韵琦(市一中)
作者:暂无 来源:南阳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十六年,春夏秋冬,花姿树影,我们走过了人生中最纯真的年华。在高中的3年里,我们开始接触、了解社会,开始有了反思的意识。 有人问,社会怎么了?我们怎么了?然而我想说,只不过我们都在前进的路上罢了。我们的社会在不断发展,我们也开始关注除了经济、科技、政治之外最本质的东西——人。中华自古是礼仪之邦,
“钱法官”陶成飞田
作者:暂无 来源:蚌埠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4月11日上午9时40分,某银行一楼大堂经理对五河县法院钱士明副院长连声道谢:“多给2万多元工作人员没发现,你反倒立刻回来告诉我们,太感谢了。” 原来,上午9时许,钱士明副院长到银行服务窗口从存折中取钱,他对工作人员说,要取2万8千元。工作人员将取款凭证打印好,递给他签字。由于办事匆忙,他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