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春版”戏曲:源本青春:中国戏曲之青春叙事逻辑分析
-
作者:衣凤翱 来源:剧作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叙事逻辑 中国戏曲 牡丹亭 爱情故事 杜丽娘 偶像剧 西厢记 柳梦梅 崔莺莺 现代化
-
描述:青春叙事逻辑:"青春版"戏曲成功之本源自2004年,"昆剧义工"、著名作家白先勇主持制作,两岸三地艺术精英携手打造的"青春版"昆剧《牡丹亭》大获成功之始,中国戏曲在现代化创作理念之路上不断开拓。
-
坑爹戏语(一)
-
作者:陈均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柳梦梅 桃花扇 昆曲 二十年 昆剧研究 戏场 后花园 白先勇
-
描述:辛卯春节,家居无聊,拈萦绕于耳际之戏语,急写就之。似真似幻,亦如拈花一笑。读者诸君切勿对号入座。以天地为戏场,权作野老村语可也。是为记。长安看花旧史于通州。
-
优孟衣冠启后人:谈戏曲艺术的人物美
-
作者:凌宁 来源:戏剧之家(上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艺术 人物形象 人物性格 异彩纷呈 牡丹亭 衣冠 舞台 艺术反映 杜丽娘 艺术方式
-
描述:有道是"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舞台方寸悬明镜,优孟衣冠启后人"。梨园这两句警语说明:舞台上异彩纷呈的戏曲艺术,是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反映;反映生活的艺术方式,是凭借优孟衣冠塑造林林总总的人物形象;这种艺术反映的目的,是通过人物性格与命运这面镜子给人以人生的
-
那一幕,竟有些遥远:忆第一届洛阳牡丹诗会
-
作者:卫素琴 来源:牡丹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会 人生 牡丹花 牡丹亭 洛阳牡丹 牡丹诗 面包车 陕县 杂志编辑 流转
-
描述:车就从陕县老家迎娶到了灵宝。热闹而懵懂中,人生的
-
至情至性杜丽娘 美轮美奂《牡丹亭》 小剧场青春话剧《牡丹亭》
-
作者:薛静文 来源: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财富和精神财富,让我们永远记住这部戏剧史上"至情至性"的经典之作。
-
青春版《牡丹亭》下月“巨蛋”上演第200场白先勇《牡丹亭》
-
作者:李昶伟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南都讯 记者李昶伟 实习生李芊 发自北京 日前,昆曲青春版《牡丹亭》总策划、著名作家白先勇在京宣布,青春版《牡丹亭》将于12月8日至10日在国家大剧院上演自2004年首演后的第200场,这也是该剧
-
《牡丹亭》不可能成书于万历十六年:与《〈牡丹亭〉成书年代新
-
作者:吴书荫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戊子系统” “戊子系统” 徐渭 徐渭 潘之恒 潘之恒 三妇评本 三妇评本
-
描述:,如牡丹亭成书、版本比较等,与《新考》作者进行商榷,从而论定《牡丹亭》不可能成书于万历十六年(戊子),并指出其所谓两个版本系统说的谬误。
-
关于晚明戏曲发展雅俗之争的论述
-
作者:程娟娟 来源:音乐时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雅俗之争 汤显祖 沈璟 临川四梦 士大夫阶层 市民阶层
-
描述:晚明社会经历了激烈的变化,专制主义集权的残忍性在内忧外患中渐趋消解,资本主义萌芽西方思潮传入,市民阶层参政意识强烈,士大夫阶层审美趋向通俗化,这些深深影响了晚明戏曲创作的风格,引起了关于雅俗音乐的剧烈争论。
-
《牡丹亭》英译的描述性翻译研究
-
作者:栾英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描述性翻译研究 文本分析 语料库 翻译策略 翻译原则 翻译模式
-
描述:。本文探讨了《牡丹亭》作为古典戏剧的艺术特色,以其文体风格、文化意蕴、语言修辞和审美意境这四个方面的翻译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进行了相应的定性分析或定量分析,探讨了白译、张译和汪译
-
牡丹亭畔思汤公
-
作者:暂无 来源:上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吗?
原来,我已置身于“朝思暮想”的“牡丹亭”里了。那是前不久我去浙江遂昌考察时参观汤显祖纪念馆时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