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交锋
作者:青子衿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程朱理学  朱熹  陆九渊  思想学术  基本框架  理学家  儒学  主要特色  儒家道统  周敦颐 
描述:谈性命。在这方面,唐代的韩愈、李翱为之首开先声。入宋以后,虽有"宋初三先生"孙复、胡瑗、石介以继承儒家道统自居,但实际承接韩愈、李翱道学的乃是周敦颐、张
章学诚学术思想与陆九渊心学精神发微
作者:石明庆 王嘉川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章学诚学术思想与陆九渊心学精神发微
陆象山「心即理」哲学与其「易简工夫」论
作者:黄甲渊  来源:鹅湖学志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学      良知  良能  心生物  心生理 
描述:陆象山「心即理」哲学与其「易简工夫」论
陆学为体,朱学为用:从「工夫」论吴澄
作者:吴致融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元代  吴澄  理学  心学  工夫  工夫论 
描述:入陸的形成過程。第四章,筆者要解釋吳澄思想中「格物窮理」的問題,研究他如何將「格物窮理」的工夫納入陸學的心學體系之中,並且簡單論述與吳澄並列為元代「和會朱陸」兩大代表學者的鄭玉,以凸顯吳澄思想的特色。在此章,我將提出本研究的主要論點,即吳澄以陸學為體,心學為用的思想。這三章結合起來,基本上便能對吳澄的理學思想提出一個全新的解釋,並看出其思想在元代的特殊地位。 前四章,筆者討論吳澄思想的「內在理路」。因此在第五章,筆者把研究的視野從個人拉高至整個江西地區,從「外緣因素」解釋吳澄學形成的歷史地理背景。筆者將論證,事實上陸學在元代江西地區並未如過去學者所認為的那樣衰落,而是潛為一股深厚的暗流,深深影響著當地儒者,包括朱子的傳人在內。最後,筆者也將分析陸學在江西地區能夠歷久不衰的思想背景,點出書院、地域意識、宗教氣氛三項維繫陸學不滅的重要因素。
明初理学思想特征研究
作者:张峻歌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曹端  薛瑄  吴与弼  陈献章  明初理学  心学 
描述:究对象,通过对他们理学思想的分析以揭示出明代初期这一阶段理学发展所表现出的特征,并且对明初理学所产生的影响和其在宋明理学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做出客观的评价。这对于认识和研究宋明理学,尤其是理学向心学
论包恢的三种"自然"说
作者:陈良运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包恢  心学  美学  自然  主体  客体  文体 
描述:摒去人工匠气,臻至“天巧”境界。包恢的诗学以心学为根柢,在宋代程、朱理学家的诗论中别树一帜,是中国诗学批评史上颇有光彩的一家。
论陆九渊的《易》学思想
作者:杨月清  来源:延边大学东疆学刊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易学思想  心学  本体论  工夫论  古代哲学 
描述:环节,都是中国哲学在宋明时期具备新形态的重要内容之一。陆易思想不仅集中体现了陆九渊的儒家一贯立场,而且更加反映了他的心学特征。
论陆象山心学中的道德自律思想——兼论象山心学对当代公民道德
作者:廖以厚 张发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象山心学  象山心学  道德自律  道德自律  公民道德建设  公民道德建设 
描述:象山心学中蕴含有丰富的道德自律思想,这是对儒家学说中道德自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象山的道德自律思想对当今的公民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陆九渊心学中的“物与我”、“心与物”──陆九渊心学九辨之五
作者:涂宗流  来源: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本心 
描述:中国古代哲学中“物我关系”是在“天人合一”的基础上提出的 ,与康德“为我之物”中的“物”、“我”不是一回事。说陆九渊哲学体系中“‘心’和‘物’的关系是颠倒的”、“‘心’就变成世界万物的本源”的评论 ,毫无事实根据 ,纯属虚言妄说。“如镜中观花”是一个比方 ,与禅宗思辩毫无关系
无法之法:论圣严法师默照禅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谢成豪  来源:世界宗教学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默照禅  曹洞宗  圣严法师 
描述:活动,受益者不计其数。 本论文研究的重点在对圣严法师的「默照禅」之理论与实践的探讨,欲从法师有关默照禅的着述,如:《默照》、《圣严法师教默照禅》、《如月印空:圣严法师默照禅讲录》、《无法之法:圣严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