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70)
期刊文章(165)
学位论文(3)
会议论文(2)
图书(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17)
地方文献 (16)
地方风物 (8)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4(34)
2013(24)
2011(53)
2009(19)
2004(8)
1999(8)
1994(4)
1992(3)
1987(3)
1980(1)
按来源分组
检察日报(3)
柴达木日报(2)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
计算机工程(1)
河南理工大学报(1)
中关村(1)
中国金融电脑(1)
石油勘探开发情报(1)
西部商报(1)
现代地质(1)
苏洵与王安石思想同论
作者:徐文明  来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洵  王安石  思想  冲突 
描述:苏洵与王安石是同时代人 ,但二人关系并不密切 ,没有相互交往的记录 ,也谈不上有何个人恩怨。为了攻击王安石 ,有人刻意制造苏王矛盾 ,并大谈其思想冲突。本文旨在说明二人在思想和政治主张方面有很多共同之处 ,并无根本冲突。
先秦厩马、牧马辨
作者:张君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左传  先秦时期  战国策  牧区  周礼  春秋前期  性质  养马  守卫  楚国 
描述:抢马,列国通常还派兵至郊牧守卫。《左传》(?)公二十八年记:“谁扞牧圈?”扞,即是守卫。不少小国碍于疆界局蹐,终先秦之世均以郊为牧区。《左传》隐
二晏词艺术风格的同中之
作者:李王章  来源: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二晏词风  同中之  艺术风格  晏殊  词人  小山词  作品    北宋  意象 
描述:同中探的文章尚未见到,本文拟做点尝试。
《牡丹亭·劝农》与《南柯记·风谣》的同
作者:万斌生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劝农》  《劝农》  《风谣》  《风谣》 
描述:《牡丹亭·劝农》和《南柯记·风谣》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汤显祖政治理想的艺术寄托,其人物形象,则是他从政实践的形象写照;两折戏的不同点,在于艺术手法各有特色,虚实繁略,相映生辉。
“春风送暖入屠苏”
作者:黄今许  来源:龙岩师专学报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屠苏酒  风送  王安石诗  爆竹  桃符  深刻寓意  注译  喜气  七绝  平民百姓 
描述:法取得初步成果之时。
并列论证与层进论证何
作者:陈祥书 王世美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论证方法  论据  选择论  并列  不同高度  议论文  分层论  分论点  要求  自由主义 
描述:并列论证和层进论证都是议论文常用的论证方法。它们同属设立分论点的分层论证,但前者广泛铺开,使论证显得全面;后者层层深入,使论证显得深透,故二者有着明显的区别。一、选择论据的要求不同。并列论证要求选择同一高度、不同方面的论据。因为唯有论据的同一高度,才有论据的地位同
打工何坐牢?谁把黑工厂变成囚人的“牢笼”
作者:许玲 肖扬铭 张君  来源:华夏女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打工何坐牢?谁把黑工厂变成囚人的“牢笼”
晏殊、欧阳修词风的同中之
作者:高梦林  来源:辽宁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晏殊、欧阳修词风的同中之
陆、王“心即理”辨
作者:丁为祥  来源:理论建设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阳明  陆象山  心即理  陆九渊  陆王  知行本体  道德实践  宇宙论  同上  统一途径 
描述:“心即理”是陆象山和王阳明共同主张的理论命题.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中国哲学史上才一直以陆王并称。实际上,他们的“心即理”命题,不仅在概念含义规定上存在着差别,而且其意旨也确实不同。正是这一不同,才决定了陆象山之为陆象山、王阳明之为王阳明。本文将从比较的角度,对其概念的不同指谓及其命题的不同内涵作一揭
文杏牡丹自不同:论二晏词之
作者:唐红卫  来源: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词  晏殊  晏几道  词作 
描述:二晏父子迥然不同的个性和遭遇导致他们词作中抒发的情感大相径庭。从二晏词作的字、句、篇三方面均可以看出,作为理性的诗人和人生的幸运儿,晏殊抒发的常常是带有人类普遍规律的闲愁;作为纯情的词人和人生的失败者,晏几道抒发的常常是一种不能自已的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