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
(1763)
期刊文章
(1012)
学位论文
(35)
会议论文
(33)
图书
(1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743)
非遗保护
(54)
地方文献
(29)
才乡教育
(10)
红色文化
(9)
宗教集要
(6)
地方风物
(4)
按年份分组
2014
(309)
2013
(226)
2011
(533)
2010
(189)
2009
(148)
2008
(134)
2006
(87)
2003
(58)
1984
(14)
1982
(11)
按来源分组
其它
(70)
临川晚报
(8)
中州学刊
(2)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渭南日报
(1)
作家文摘报
(1)
社会科学研究资料
(1)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1)
钟山
(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
相关搜索词
唐初
北宋
李觏
诤规
辩证逻辑思想
礼
货币思想
李觏的经济思想
诗坛风尚
诗歌
比兴
王安石
管理
气论
祖籍
现实主义
江书院
特征
易学思想
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认识论
哲学
因果报应
国策
土地兼并
分配伦理
孙子兵法
地主阶级
农业生产
首页
>
根据【检索词:师从李觏】搜索到相关结果
2855
条
李
觏
的经学初探提要(兼评拙著〈
李
泰伯的礼论评论〉)
作者:
金中枢
来源:
成功大学历史学报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描述:
李
觏
的经学初探提要(兼评拙著〈
李
泰伯的礼论评论〉)
曾经
师从
朱自清、闻一多、沈从文、王力等大师 中大著名教授吴
作者:
林世宁
来源:
羊城晚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至1942年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学习,先后
师从
朱自清、闻一多、沈从文、王力等大师,毕业后留校任
发掘名人资源传播临川文化《北宋名儒
李
觏
》昨首发
作者:
暂无
来源:
临川晚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文/图晚报首席记者游中堂 晚报讯昨日上午,《北宋名儒
李
觏
》一书的首发式在市行政中心一楼大厅举行。全书24万字的《北宋名儒
李
觏
》既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料,又阐述了
李
觏
思想的理论体系
治理犯罪必先于教化:北宋思想家
李
觏
教育思想管窥
作者:
李宝柱
来源:
长安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北宋
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
历史
历史
中国
中国
描述:
治理犯罪必先于教化:北宋思想家
李
觏
教育思想管窥
野径新除讲院尊——
李
觏
与盱江书院
作者:
雪松
来源:
江西教育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
觏
描述:
野径新除讲院尊——
李
觏
与盱江书院
传陶公之闲情 追唐人之风致-
李
觏
七绝诗诗风探析
作者:
高琦
邓俊
来源: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
觏
李
觏
七绝诗
七绝诗
陶公闲情
陶公闲情
唐人风致
唐人风致
描述:
在《
李
觏
集》中,存有
李
觏
的各体诗作三百三十多首。其中有七绝诗九十余首,占其诗的总数四分之一强。
李
觏
的七绝诗风格多样,立意出人,寄慨遥深,创辟奇特,质朴自然,深得陶渊明和唐人作诗之真髓。通过六首七绝诗
看似寻常最奇崛 平淡之中蕴至情:
李
觏
《乡思》赏析
作者:
刘秀芬
来源:
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李
觏
《乡思》
诗歌赏析
思乡题材
创作背景
韵律
思想感情
艺术视角
语言特点
描述:
的深挚思念,艺术感染力极强,堪称我国古典诗苑中众多同类题材作品中的一朵奇葩。
儒家社会治理思想的价值取向分析:论
李
觏
与朱熹对儒家核心价值
作者:
张春贵
来源: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
觏
李
觏
朱熹
朱熹
儒家核心价值体系
儒家核心价值体系
描述:
人的不同认识反映了他们思想体系内在理路、学术传承的不同,也反映了儒家内部关于社会治理思想的不同取向。
均平与效率、重农与困农:
李
觏
平土均田思想的困境分析
作者:
宋立顺
来源:
世界家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
觏
平土均田
均平
效率
重农
困农
描述:
政治统治“效率”;与此同时,小农自然经济的平均主义经济学说,社会只能是“均贫”,
李
觏
不计成本,一味主张增加农业投入,反而降低了经济“效率”;最后,在土地规模一定时期内相对固定的情况下,
李
觏
的重农抑商
从宫廷后妃伦理到民间家庭伦理及昏礼的意义:
李
觏
《周礼致太平
作者:
王启发
来源: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
觏
周礼致太平论
内治
宫廷伦理
家庭伦理
描述:
女的伦理规范、昏礼的意义等几个方面,既可见
李
觏
从传统儒家的”齐家”思想出发,结合历史上成败得失的经验与教训,阐明和发挥”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和”家不齐则国不治”之道理的思想倾向,也可见
李
觏
对礼学
首页
上一页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