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应麟对小说文献的整理
-
作者:刘国霞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A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的学者,胡应麟也对小说文献进行了一些考察、整理工作。 胡应麟把小说整理当作消遣,如他编辑《百家异苑》所说:“以类钞合,循名入事,各完本书,不惟前哲风流,借以不泯,而遗编故帙亦因概见大都,遂统命之曰
-
古代文言小说与周代的雩祭求雨
-
作者:王政 来源:小说评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言小说 祈雨 中国古代社会 舞蹈发生 周礼 周代 郑玄注 巫术 太平广记 盛乐
-
描述:古代文言小说及文人笔记中常提到雩祭祈雨。如宋李昉《太平广记》卷三百六"袁生"条云:"旱亢则雩之。"卷九十"释宝志"条云:"天监五年冬旱,雩祭备至,而未降雨。"明陆楫《古今说海》卷九十六云:"适霖雨,徒雩祀。"明周琦《东溪日谈录》云:"得雨曰雩,不得雨曰旱。"
-
论胡应麟的文言小说分类观——兼及文言小说分类之发展流变
-
作者:陈丽媛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言小说 分类 史志目录 官方目录 私家目录 传奇
-
描述:中国文言小说的分类一向没有明确的定论,明代学者胡应麟首先对文言小说做出较为科学而明确的分类。他从文体艺术特征着眼,将传奇归为小说的一类,从发展演变的文学史观出发,在分类中体现小说文体的发展流变
-
认同与超越:论胡应麟小说理论对古代小说概念厘清的重要作用
-
作者:陈丽媛 来源: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说概念 小说概念 文体特征 文体特征 继承 继承 创新 创新
-
描述:胡应麟的小说观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已经触及到了小说文体的本质特征,有重要的新变意义。对古代小说概念的精细化和文体的独立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其小说观念是建立在他对小说文体独立性的充分尊重及对小说文体
-
文本类型和语境观视角下的诗词翻译:以《牡丹亭》下场诗英译为例
-
作者:刘庚玉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文本类型 文本类型 语境 语境 下场诗 下场诗 比较 比较
-
描述:理论上,莱斯认为“分析文本类型是翻译者选择翻译策略的前提”,“是批评者进行全面的、客观的翻译批评的开始”(Reiss&Katharina,2004)。她借用Karl Buhler对语言的三功能分法
-
戏曲传播的不均衡现象及其原因 以“临川四梦”文本传播为研究
-
作者:王省民 辛禄高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四梦 戏剧文本 牡丹亭 传播学 不均衡 刊刻 题跋 戏曲文献 评点 马太效应
-
描述:中国戏剧史既是戏剧本身的发展演变史,也是戏剧文本在传播过程中不断被接受改造的历史。各个时期的文人通过对文本的刊刻、改编、评点等,与戏剧家之间建立起某种文化传递关系,即他们通过对
-
中西方爱情悲喜剧的文本叙述结构分析:以《牡丹亭》和《终成眷
-
作者:李佩阳 来源:丝绸之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终成眷属》 叙述结构 表层结构 深层结构
-
描述:构模式、形式与意义,达到旧文本新理解的效果。
-
从文本功能的角度谈戏剧翻译的策略:以《牡丹亭》英译为例
-
作者:杨蒲慧 来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翻译批评 文本功能 翻译策略 文本类型理论 翻译理论 戏剧 翻译方法 翻译研究 功能理论
-
描述:作的方法,同时也为翻译研究、翻译方法及翻译批评的科学化、标准化、具体化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通过对莱斯文本理论的阐释及牡丹亭翻译的实例分析,指出了文本类型理论对戏剧翻译英译的指导意义。
-
高校教师压力的来源与表现:基于H大学白云黄鹤BBS的文本分析
-
作者:曾媛媛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高校教师 压力来源 压力表现
-
描述:来源,筛选出403篇帖子,对之进行文本分析,从中归纳出H大学教师压力的来源与表现。本文分析显示,H大学教师压力的来源可以分为外部和内部两种。外部压力的主要来源有:科研工作、人事聘任制度改革、继续教育
-
双料故将萨利哈米季奇:拜仁碰尤文本应是决赛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方体育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双料故将萨利哈米季奇:拜仁碰尤文本应是决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