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619)
期刊文章(910)
图书(20)
学位论文(20)
会议论文(1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174)
红色文化 (364)
地方文献 (20)
地方风物 (11)
宗教集要 (11)
非遗保护 (3)
文化溯源 (2)
才乡教育 (2)
按年份分组
2013(72)
2012(100)
2011(137)
2010(684)
2009(281)
2001(34)
1992(11)
1988(22)
1979(5)
1959(6)
按来源分组
其它(48)
解放军报(13)
东坡赤壁诗词(6)
收藏(5)
收藏家(2)
广东经济(1)
中华诗词(1)
风景名胜(1)
上海商业(1)
美术研究(1)
试论严羽诗论与南宋理学的关系
作者:曹东  来源:洛阳师专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严羽  南宋理学  朱熹  陆九渊  包扬 
描述:的浸染。而且,严羽诗论与朱熹的诗论,从思想观点到审美意趣,都有不少类似之处。至于陆九渊主张心即理,直指本心,顿悟天理,对于严羽“妙悟”诗学思想的形成,就更具有直接的影响和启示意义了。
《能改斋漫录》及其作者〔南宋吴曾〕
作者:李国章  来源:随笔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能改斋漫录》及其作者〔南宋吴曾〕
南宋浙东学派对王安石变法的批判
作者:李华瑞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亮  叶适  浙东学派  王安石变法 
描述:史学界一般认为,以陈亮、叶适、吕祖谦等人为代表的浙东学派,在经学思想上强调经世致用,讲求务实,在政治上主张积极改革时政,从事功的角度而言,他们与北宋的范仲淹、王安石很有相似之处。但实际上,陈亮、叶适等人,对王安石变法却持全盘否定的态度。
里温都答喇”小考
作者:郭杰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蒙语  藏语  汤显祖  “都”  《紫钗记》  喇嘛  注家  水底鱼  江南  吐蕃 
描述:冯汉镛《藏族风物对祖国的贡献》,载《中国藏学》1991年4期)“喇嘛”确是藏语,但“里温都答喇”却不是,冯先生的这一看法是不正确的。 “里温”与“答喇”二词并非藏语,而是蒙语,有的注家对此早已
南宋“浙东学派”研究的一项硕果
作者:徐洪兴  来源:浙江学刊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吕祖谦  浙东学派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思想资料  陆九渊  思想史研究  哲学思想  学术界  朱熹  吕氏 
描述:,又是个造诣颇深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生于宋高宗绍兴七年(1137),卒于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字伯恭,学者称东莱先生,为别于乃伯祖“大东莱先生”吕本中,又有“小东莱”之号。溢曰:“成”,学者亦多尊之为“吕成公”。吕氏祖籍山西,后世屡迁,北宋时曾居安徽寿春、河南开封等地。靖康之乱,宋室南渡,曾祖吕好问亦携家南徙,至婺州
东钱湖南宋石刻文化考察赏析
作者:杨古城  来源: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东钱湖  文化考察  石刻  史弥远  王安石  宁波市区  文化瑰宝  杭州西湖  雕刻风格  南宋初期 
描述:村是史氏祖父史诏的居住处,绿野岙村长乐里山是史诏的墓地,这批10件一套的石刻,由文臣(忠)、武士(勇)、蹲虎
通为3G运营储备人才
作者:黄松飞  来源:通信世界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铁通  储备  3G网络  运营商  期脱  工程前期  第三代移动通信  培训班    野外测试 
描述:通为3G运营储备人才
学生吴澄与南宋末叶的江西书院
作者:三浦秀一 杨小江  来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澄  南宋末叶  江西书院 
描述:南宋末叶的江西地方书院及州学的学术环境来看,在对朱陆两学进行折中的表象下,当时广泛存在的思想是,只要为了实现圣贤之学,不管什么样的内容都值得肯定,朱陆等学都是可以成为圣贤的有效学问。同时,吴澄
南宋话本《拗相公》的反动实质
作者:王雅轩  来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官僚地主  司马光  大地主  儒家  人言  宋神宗  尊儒  北宋时期  地主阶级 
描述:历代反动派的诮骂。《拗相公》这部话本,就是南宋时期守旧派与革新派剧烈斗争的产物。为什么在这个时期会产生这样一部作品?历史上的反动派又为什么用《拗相公》作为复辟的舆论工具?为了说明这个问题,试对南宋
南宋江西陆子学派的形成探析
作者:张东海  来源:教育史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学  心学  陆子学派  陆九渊 
描述:本文考察了南宋江西陆子学派形成的历史背景和过程,认为陆子学派的产生与两宋的政治状拳、文教政策、经济状况、文化繁荣及陆九渊的个人素质和努力密切相关,陆子学派在陆九渊的教学过程中形成、在辩论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