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还给晏殊一个公道——从《珠玉词》看晏殊的审美特征
作者:林丽珠  来源:闽西职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珠  晏珠  珠玉词  珠玉词  审美特征  审美特征 
描述:在中国古典文学评论中 ,对晏殊《珠玉词》多所指摘 ,失之公允。本文从晏殊所处时代环境以及他个人的身世、学识、心境出发 ,论述了《珠玉词》的审美特征及其艺术成就 ,还晏殊在词的发展史上应有地位
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应是认知、评价、审美方式的统一和升华
作者:王仁国 丛大川  来源:青海社会科学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审美方式  西方马克思主义  认知方式  共产主义  世界哲学  掌握方式  时代精神  评价方式  实践精神 
描述:哲学,要不要进行结构性的变革?人类的各种精神现象都是人脑掌握世界的方式,而哲学精神则是掌握世界的总体方式。当代人类精神正趋向认知、评价、审美方式的相互渗透、全息交线和总体综合,由此必将升华出新的哲学
不给晏殊一个公道:从《珠玉词》看晏词的审美特征
作者:林丽珠  来源: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评论  文学评论  中国  中国  珠玉词  珠玉词 
描述:不给晏殊一个公道:从《珠玉词》看晏词的审美特征
还给晏殊一个公道——从《珠玉词》看晏词的审美特征
作者:林丽珠  来源: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珠玉词》  晏殊  审美心态  审美特征  中国古典文学  绝望的爱情  “穷而后工”  士大夫  封建社会  居高位 
描述:还给晏殊一个公道——从《珠玉词》看晏词的审美特征
《读孟尝君传》何以千古传诵?——兼谈我国古代散文的审美要素
作者:皇甫修文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尝君  王安石  古代散文  答司马谏议书  审美价值  比兴寄托  治国安邦  文章气势  古典散文  作品 
描述:理力驳,得出结论。“《读孟尝君传》不愧为名家名
避实 写虚 清空 情真——评《瑶妃传奇》的当代审美意识
作者:阳熠  来源:南方文坛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真  艺术精品  戏剧史  作品  当代人  李渔  审美意识  京城  创作者  汤显祖 
描述:、元曲。这虽然是文体演变的规律,但却道出了一条法则:一旦表现思想的形式制约了内容,新的形式必然产生,内容总是寻求相应的形式为载体,以求统一和谐。事物总是不断向前发展,静止状态
“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论自然气象兴感与诗歌审美意境营造
作者:赵超  来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然气象  自然气象  物感说  物感说  审美意境  审美意境 
描述:物感说"中的混沌一体,到唐宋时期"兴感说"中的条分缕析,可洞悉这种作用的历史发展轨迹;另一方面,诗人在诗歌创作中,主动运用自然气象的意境营造功能,形成了不少凝结历史传统和民族心理的审美意境
全国高中教育管理创新论坛暨江西省临川一中经验研讨会召开
作者:梁家田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3月23日,在全国高中教育管理创新论坛暨江西省临川一中经验研讨会的“校长论坛”上,上海中远实验学校校长、数学特级教师、上海市特级校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杨安澜向与会者报告《校长对学校教学
经验找差距理思路谋发展□市农业局王益明
作者:暂无 来源:今日嵊州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这次市委、市政府组织赴桐庐、江山、诸暨三个兄弟县(市)学习考察美丽乡村建设先进经验和工作思路,通过实地看变化、坐下听介绍、相互谈体会,深受触动和感慨,无论是他们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城乡面貌变化,还是美丽乡村和现代农业建设,都令人感到惊讶和佩服,我们与之相比深感差距在拉大,压力在增加,特别是他们的发展理
唐钢王益元包炉队不断总结生产经验提高冶炼技术  两月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196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唐钢王益元包炉队不断总结生产经验提高冶炼技术 两月试炼成功六十八种优质合金钢 据新华社天津电 唐山钢厂王益元包炉队精益求精,提高冶炼技术,两个多月来,试炼成功了六十八种新品种优质合金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