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北宋南丰曾氏家族诗词创作
-
作者:吕肖奂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曾氏家族诗词 曾巩 曾布 曾肇 魏夫人 曾纡
-
描述:其是曾巩、曾肇诗歌风格差异最大,曾巩诗歌平实清健,符合宋调初创和发展时期主流风格特点,却没有成为主盟或领导诗坛的主导型诗人:而曾肇诗如词,在宋调已经成型的元祐及其以后时期,保持着与秦观一样的边缘化诗风。兄弟二人同父异母,年龄相差几乎三十岁, 虽有师承关系且感情深厚、性格相近,但因为诗歌审美趣味等不同,所以风格差异颇大。这是家族文学的一种范例。曾布作为新党领袖被列入《宋史·奸臣传》而颇受争议,但其《水调歌头·排遍七章》为其在词曲史以及戏曲史上留下浓重一笔,其妻魏夫人、其四子曾纡诗词创作声名远播,一家三人均能创作诗词,成为宋代文学史上少见的夫唱妇随、子承母教的文化现象。曾巩、曾布、曾肇兄弟间的赠答唱和,不仅显现出诗词作为家族成员之间一个重要联系纽带的作用,而且透露出家族成员的关系与家族意识。家族成员间的赠答唱和,...
-
王安石咏史诗与北宋中期政治
-
作者:朱亚兰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咏史诗 咏史诗 北宋中期政治 北宋中期政治
-
描述:或抒写其关心国事,胸怀壮志;或以古鉴今,提倡变法;或评古论史,发表新见特识,皆为力避陈俗,笔力雄健,义理精深之作。与司马光、苏轼、苏辙等人的咏史诗作相比较,在创作意图,风格特色上有着较大差别,其价值和现实旨归更胜一筹。王安石咏史诗对后代咏史诗创作也产生了不小影响,不仅推进了当时的诗文革新运动,而且对江西诗派及后代元、明、清咏史诗人的创作影响深远,在咏史诗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
-
北宋熙丰时期的两府研究
-
作者:陈朝阳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熙丰 中书 枢密院 王安石 变法
-
描述:宗政府走上了变革之路。在其不断对宰执进行考察与筛选的过程中,王安石入主中书。这个具有强烈革新思想的变法派人士,开始着手中书自身机构和经济、人事制度等相关领域的改革。在整个改革进程中,王安石主持下的中书不仅要对新法条文进行设计,而且还要对新法试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与调整;不仅要应对因实施变法而遭到来自台谏系统的压力,还要应付枢密院对新法的阻挠和破坏;不仅要面对变法派与反变法派之间的攻击与非难,而且还要面对变法派内部成员的分裂与倒戈。王安石在位时期的二府关系,对抗多于合作,分歧多于融合。王安石第二次淡出政治核心舞台后,二府进入后工安石时代,二府之间已没有路线上的分歧,宋神宗已经完全学会帝王操术,二府官员在其既定“国是”的轨道上秉承圣意,因此元丰时期二府的关系及行政特点已完全迥异于熙宁时期。本文在梳理二府关系的同时,也对变法时期主要新法出台及运行过程中二府政治主体——官员的思想、态度、行为加以微观的呈现,除此之外对二府内部机构的设置、官员的更迭以及人事变动表象下的政治主体与政治事件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爬梳,以期能够更加深入体会宋政府高层决策过程中奇诡多变的政治态势和鲜活的政治景象。
-
北宋临川王氏家族及文学考论
-
作者:汤江浩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宋代文学 临川王氏家族 王安石
-
描述:临川王氏家族,是一个典型的宋代南方文学家族。它在历史上曾具有的蓬勃活力,及所创造的丰硕的文化成果,至今犹让人仰慕、惊叹不已;它在唐宋文化的转型过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因而具有极重要、极丰富的文化意义。王安石在宋代文化与文学史上,具有极显赫的位置,在多学科领域具有广泛的... >> 详细
-
刘挚与北宋中后期的党争研究
-
作者:张欣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刘挚 党争 朔党 王安石变法
-
描述:派的打击,被罢去御史之职,刘挚反对新法,其原因除了思想观念与变法派的明显不同,还包括地域(南北经济差别)、职业操守、意气之争等因素。刘挚作为反对变法的强硬分子,为“元祐更化”的实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本人也一路攀升,担任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期间,元祐党内部出现分裂,不但形成朔、蜀、洛党的纷争,更有宰执与台谏之间的冲突,而刘挚一再为台谏撑腰,被视为朔党领袖,后因朋党嫌疑而落职。朋党在传统政治观念中具有明显的贬义色彩,刘挚却因坚持君子和小人之辨而在行动中体现出党同伐异的倾向,从而被视为朋党。本文还对刘挚在党争中存在的观念与行为的反差现象进行了分析。
-
从北宋财政问题看富国与富民思想
-
作者:陈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北宋财政 富国 富民 王安石变法
-
描述:从北宋财政问题看富国与富民思想
-
答司马谏议书 (北宋) 王安石
-
作者:暂无 来源:绵阳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辩。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
-
王安石变法却没能使北宋强大
-
作者:暂无 来源:天津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王安石变法的实际效果如下:
1.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通过变法确实增加了国家收入。熙宁九年免役法的收支情况为:这年全国共收免役财赋一千零四十一万四千五百五十三(贯匹石两),支用六百四十八万七千六百八十八(贯匹石两),宽剩三百九十二万六千八百六十五(贯匹石两);神宗逝世的元丰八年,国家财政总收入达八千
-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北宋)
-
作者:暂无 来源:皖江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
-
邓广铭的《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
-
作者:暂无 来源:光明日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邓广铭 漆侠
邓广铭(1907—1998),字恭三,山东省临邑人。1936年毕业于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后,即任北大文科研究所助教、高级助教,1943至
1946年任重庆复旦大学史地系副教授、教授,1946年任北大历史系副
教授,1950年任教授,1981年任博士生导师,曾任北大历史系中国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