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书简
-
作者:周同宾 来源:新闻爱好者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小说 贾宝玉 肖像描写 王安石 红楼梦 孪生兄弟 文学 作品 书简 仪态
-
描述:写人物肖像,多用套话,或编一篇赋、几句赞,夸张其辞地把脸皮、头发、耳目口鼻说一遍,效果极差。连名著《红楼梦》也不能免俗。如写贾宝玉:“面若中
-
一曲“锦屏人”的幽怨之歌——《牡丹亭》之《惊梦·皂罗袍》赏析
-
作者:周慧珍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牡丹亭 杜丽娘 汤显祖 林黛玉 锦屏 红楼梦 赏析 戏曲家 代表作
-
描述:林黛玉曾经在悠扬的笛韵中听到几句昆曲,因而觉得十分感慨缠绵,十分伤心。她听到的,便是《皂罗袍》这支“锦屏人”的幽怨之歌(事见《红楼梦》第二十三回)——出自明代伟大戏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第十出
-
叶燮对曹雪芹的影响
-
作者:叶朗 来源:红楼梦学刊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曹雪芹 叶燮 美学思想 汤显祖 红楼梦 贾宝玉 脂砚斋 美学著作 艺术意境 中国美学史
-
描述: 在研究曹雪芹的美学思想(以及一般世界观)的时候,我以为历史上有两个人对曹雪芹的影响最值得注意,可是过去被忽略了。这两个人,一个是明代的汤显祖,一个是清初的叶燮。有大量的材料(直接的和间接的),可以证明汤显祖对曹雪芹的影响很大、很深。搞清楚他们之间的思想联系,对于我们
-
生生死死皆情缘--试论《牡丹亭》的美学价值
-
作者:杨绍波 来源: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汤显祖 审美理想 封建礼教 红楼梦 泰州学派 个性解放 民主思想 宋明理学
-
描述:时思想解放的浪潮和人文主义潮流,体现了对女性的尊重,对人的尊重,对人性的尊重。汤显祖的思想是属于左派王学
-
中国文人的别号、斋号与主体意识
-
作者:赵佳聪 来源:云南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主体意识 别号 欧阳修 中国文人 陶渊明 红楼梦 冯梦龙 知识分子 居士 汤显祖
-
描述: 文人的别号、斋号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文明的产物,是数千年文化的结晶。研究这种似乎不起眼的文化形式,却可以探索到历代知识阶层(“士”)心灵运动的轨迹。别号、斋号中,蕴含着主体的社会意识道德观念、人格追求和审美意识。这是一个以小见大、颇有意味的研究课题。
-
评价古代作家作品应该实事求是
-
作者:黄进德 来源: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实事求是 作家作品 现实主义 三十年 红楼梦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评价 古代作家 李贺
-
描述:三十年来,我们在研究古代文学遗产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在近若干年中,也曾出现过一些不良倾向。其主要原因,除了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以外,还跟人们有意无意地悖逆实事求是的原则有联系。表现形式大抵有如下几种。
-
中国的风景名胜与对联
-
作者:艾定增 来源:广东园林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对联 风景名胜 抒情诗 成都武侯祠 王安石诗 圆明园 萌芽时期 红楼梦 黄鹤楼 文学形式
-
描述:,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联“爆竹一声除旧,
-
怎样看待明清艳情小说
-
作者:王星琦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清艳情小说 西门庆 性描写 通俗小说 小说史 红楼梦 中国古代小说 作品 汤显祖 张竹坡
-
描述:近年来,人们习惯上将明清小说史上一些描写男女情爱比较刻露的作品,称作"艳情小说"。考诸小说史研究文献,这个称谓古未有之,个别学者以"艳"喻之小说,乃指艳冶描写,与小说分类无涉。如明人王世
-
《娇红记》三论
-
作者:郑尚宪 张冬菜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爱情悲剧 孟称舜 爱情故事 汤显祖 元明清 戏曲家 牡丹亭 女主人公 红楼梦 杜丽娘
-
描述:后的爱情悲剧”。然而在一代大师汤显祖及其不朽巨著《牡丹亭》的近距离逼视下,《娇红记》的
-
开创红学界的团结局面
-
作者:张毕来 来源:红楼梦学刊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团结 开创 学界 蔡元培 看法 意见 红学研究 学刊 王安石
-
描述:本刊于一九八六年十二月四日召开第六次编委扩大会,大多数编委都在会上发了言,对当前红学研究和本刊的工作提出看法和意见。这次会议的综合报道,巳于本刊一九八七年第一辑发表。这里我们选登吴组缃、杨宪益、张毕来、廖仲安和陈毓罴等五位编委的发言,供大家参考。发言稿是根据录音整理,标题是编者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