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494)
报纸(665)
学位论文(184)
图书(146)
会议论文(39)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471)
地方文献 (27)
宗教集要 (12)
才乡教育 (7)
文化溯源 (5)
地方风物 (3)
红色文化 (2)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3(457)
2011(529)
2010(509)
2008(397)
2003(252)
2002(226)
2001(222)
1995(225)
1979(36)
1957(15)
按来源分组
其它(251)
文学遗产(34)
青少年书法(8)
殷都学刊(7)
中华书局(2)
书法丛刊(2)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读写算(小学中高年级版)(1)
珠江商报(1)
中国医疗保险(1)
例析古诗词中的词语鉴赏
作者:薛吉辰  来源:第二课堂(高中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词  鉴赏  词语  说明理由    语气词  简析  古典诗词  叠音词  王安石 
描述:一、考查形式古诗词中词语鉴赏的考查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句中的某一字用得好,请简要说明理由变体:(1)简析诗中某字用法的妙处。(2)诗中某字你认为用得好不好,为什么?(3)某字在诗中有什
众芳摇落独暄妍——梅花
作者:曹正文  来源:园林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花  林逋  中国诗史  南宋诗人  咏梅  花卉  陆游  王安石  粉蝶  浏览 
描述: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宋·林逋《梅花》浏览中国诗史,可以发现,有
雅逸园
作者:暂无 来源:开心老年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字谜  苏轼  奔小康  杜甫  韩愈  风箱  部落  佳酿  河山 
描述:雅逸园
年过六旬也学艺
作者:廖原  来源:老友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艺  唐宋八大家  负面心理  王安石  健康长寿  发挥余热  兴趣爱好  摄影  抖空竹  价值感 
描述:"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一生著作颇丰,退居江宁(南京)后,仍然热衷于读书、著述。他说:"无为久自苦。"此话不无道理。退休以后闲居在家,如果不发挥余热,无所事事,不仅心理上感到痛苦,还会产生老朽感
永远的春节
作者:李琳  来源:考试(中考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春节  青年  中华民族  新年  华夏  元旦  大年  社会潜意识  王安石  民族精神 
描述:元旦》烂熟于心。每年末放寒假,就屈指盘算春节的倒计时来。越挨近年关,越是激动难耐,直如有几匹小鹿叩击心田让人彻夜难眠。待到除夕夜兴冲冲的试穿新衣新鞋,初一清早焕然
发现共同点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优等生)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毛  老师  课堂气氛  慈禧  恺撒  历史课  王安石  问道  孙中山  欧阳修 
描述:下午第一节是历史课,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兴致勃勃。一个外号叫三毛的同学却趴在课桌上呼呼大睡。老师十分生气,就把三毛叫了起来。老师问:你说,王安石和欧阳修有什么共同点?三毛脱口而出:他们都是宋朝人。
点化·模仿·抄袭
作者:金道行  来源:写作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写作创造  模仿  抄袭者  王安石  谈艺录  钱钟书  作品  柳宗元  无意识  司马相如 
描述:写作是一种创造,但写作却无不从学习与模仿开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生动地概括了"下笔"(写作)的过程:"读书"(学)——"破"(仿)——"有神"(创)。
领跑高考:语言知识及语言表达集训专列 第十二节 名句名篇
作者:暂无 来源:考试(高考 语文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名句  蜀道难  空缺  陶渊明  李白  王安石  孔雀东南飞  司马迁  李商隐  语文 
描述:金牌教练精讲考纲细读《考试大纲》中对该部分内容的考查是最基本的语文能力等级——识记。考查内容主要是《考试大纲》附录列举的10篇古文和30首古典词曲。考生只要能够背熟这些篇目,该部分考题就基本上
诗中赏绿 “绿”趣无穷
作者:李盛仙  来源:山西老年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绿色  唐代诗人  贺知章  王安石  色彩  绿竹  水绿  诗经  两汉  出现在 
描述:绿色,是大自然的基色,是生命的象征。绿色,是大自然创造的最圣洁的色彩。古往今来,绿色吸引了无数名人雅士为它吟诵,为它挥毫。中用绿字,最早出现在《诗经》,其中有淇奥绿竹的比兴。两汉罕见,唐代颇多
主动“避嫌”好
作者:田荣  来源:江淮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国家工作人员  王安石  书评  主动  文物鉴定  苏轼  故宫  亲戚  作者署名  血亲关系 
描述:故宫学第一大家单士元先生是文物痴,但他却从不收藏文物。他对人说:干我们这一行的定下了一条清规戒律,如果你是考古专家,又收藏文物,那就说不清楚了。他是文物鉴定专家,为避嫌他从来不为别人鉴定文物。所以,他在故宫工作了74年才能够一尘不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