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王安石变法中的市易法探究平抑物价的对策
-
作者:郑晗 章凯 马龙 来源:法制与社会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市易法 宏观调控 反垄断 国家储备 供给平衡
-
描述:本文着力探讨市易法对调整国民经济发展的借鉴意义,从参考古文献、对比古今经济形势角度出发,结合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剖析市易法的内在经济学原理。进而在借鉴国外经济制度和国家调控政策的基础上,从经济学
-
从上海到香港:南来文人易文的作品初探
-
作者:黄淑娴 来源:文艺争鸣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香港文学 长篇小说 五六十年代 电影公司 电影作品 女主角 香港文化 温柔乡 电影资料馆 来文
-
描述:出版
-
易宪容:增加国民收入的基点应是制度性的
-
作者:暂无 来源:每周政策经济资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易宪容:增加国民收入的基点应是制度性的
-
宋神宗时期王安石的市易法对外贸影响解析
-
作者:吴继良 来源:兰台世界(下旬)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市易法 对外贸易 牙人 官府垄断
-
描述:王安石的市易.法及其对外贸易法律中,主要体现出对国家私营商业活动“恶其盛又恶其衰”思想,因此他用“市易务(司)”及其牙人对商品进行价格遏制,控制垄断和加强朝廷对商业领域的控制.
-
从《小雅·小旻》看诗书易的共生与兼容
-
作者:张思齐 来源:诗经研究丛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王应麟 学术史 诗经研究 共生性 兼容性 小雅 政治哲学 诗书 洪范
-
描述:一、从两种分什体系看学术史《诗经》的分什是一个饶有趣味的学术问题。朱熹(1130— 1200)的分什,不仅改变了旧本分什的体系,而且包含着他对《诗》、《书》、《易》三经共生与兼容这一事实的思考
-
以《玄》准《易》两乾坤:司马光、王安石易学精神之比较
-
作者:杨天保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以《玄》准《易》两乾坤:司马光、王安石易学精神之比较
-
广昌孟戏:濒危“非遗”困局待解陈厚兴刘生
-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广昌孟戏是一种以孟姜女故事为题材的戏曲,流行于广昌县境内,俗称孟戏,约起源于明初,至今已传承演出了五百余年。孟戏用高腔演唱,经专家考证,其唱腔具有明代四大声腔之一的海盐腔遗音。2006年5月,广昌孟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部分
-
晚清瑞安孙氏家学研究:从一个解度观照晚清“经世”之学
-
作者:兰秋阳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永嘉学派 晚清瑞安 孙氏家学 《周礼》 经世致用
-
描述:会巨变相互激荡中形成的孙氏家学,主要有礼学和方志学两个方面的内容。孙氏礼学以《周礼》为对象,方志学的研究重心在于以永嘉学术为主的温州地方志。孙氏家族的治学特点主要有两个方面:治学门径是文字学、校勘学等考证方法,治学归旨是求“经世致用”。总的来看,孙氏家族治学立足于汉学考证,又汲取宋学大义,呈现汉宋兼采的特色,这既是永嘉学派流风所致,也显示了嘉道以降学术思想界调和汉宋的新动向,它表明嘉道以降纯汉学已退居次席,晚清学风也随之大变。 “经世致用”的需要凸显了学术的实用价值,推动晚清学者重新认识古学系统,同时也彰显了先秦诸子及西学的社会价值,孙诒让的《周礼政要》与《墨子间诂》是清末学术思想界这一变化的缩影。《周礼政要》大量引述了英、俄等国的近代资料,对清末内政提出了系统改革设计。晚清经学家通过汲取西学,转化经学资源,构建新的理论,表明传统“经世”之学适应时代潮流发生了重要变化,这推动了儒学形态的近代化与传统学术的转型。孙诒让治《墨子》意在对墨子用心笃厚、振世救敝的大义的推祟。清未经学家的思想多有差异,重视子学的经世价值则具有一致性。对诸子义理的推祟,反映了经学家在经学传统与现实需要的断层中寻求弥合的圆通之术。 由于对“经世”层面的凸显,清末学术重心呈现多元化趋势,士人治学从独尊儒经到多元并存,这是史所未见的学术格局大变。学术格局的多元化是传统学术转型的基本前提之一,汲取西学方法和观念则是改造、转化传统学术的必经之路。 晚清学术的发展历程表明,中国近代文化的产生,并非完全由西学东渐所驱动,而是有其自身内在的渊源端绪,这就是“经世致用”。“经世”成为晚清学术发展的基本目标,从而也成为中国文化在近代推陈出新的内在动因。
-
朝落暮开空自许 竟无人解知心苦:晏几道苦情词研究
-
作者:王慧刚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晏几道 苦情词 苦情表现 苦情层次 苦情营造 北宋文学
-
描述:本文选择晏几道词做为研究的对象,并把题目定为"晏几道苦情词研究",希望能够通过对其词作的分析研究,对这位"古之伤心人"(冯煦语)有比较深刻的了解.文章分为四部分,第一章本着"知人论世"的写法,对其写作悲苦词篇的心理形成作了简单的分析,知道他的苦情词篇并不是无病?
-
“坝坝会”上听民声 “先行先改”解难题
-
作者:暂无 来源:眉山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我女婿几年前因病去世,患精神病的女儿又失去劳动能力,还要带一个10岁的孙子,家庭里外就靠我一个老婆子照料,不知还能不能享受低保?”近日,在东坡区秦家镇新星村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先行先改活动的“坝坝会”上,当该村4组57岁的村民陈冬芝提出这一诉求时,主持会议的先行先改宣讲团负责人当即表示:“请大家以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