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416)
报纸(715)
学位论文(174)
图书(151)
会议论文(3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459)
地方文献 (14)
文化溯源 (5)
宗教集要 (4)
地方风物 (4)
才乡教育 (3)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2(512)
2011(501)
2010(509)
2009(446)
2006(333)
2004(225)
2001(220)
1996(223)
1992(109)
1990(112)
按来源分组
其它(238)
史学集刊(8)
成才之路(7)
辽海出版社(4)
今日中国出版社(2)
中国人大(2)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中国医疗保险(1)
科学之友(B版)(1)
广西财务与会计(1)
寻求生花笔
作者:禾子琪  来源:开心学语文(小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远游  家乡 
描述:江西抚州的王安石少有大志,负籍远游,曾挑着书箱行李,从家乡临川,来到宜黄鹿岗芗林书院求学。在名师杜子野先生指导下,他勤奋苦读,每至深夜。
黄犬卧花心
作者:暂无 来源:天天爱学习(二年级)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原诗 
描述:黄蜂落在花朵中间,可真漂亮呀!让我想起了“黄犬卧花心”的故事。 王安石任宰相时,当时潮州(当今的广东)有位文人去拜访王安石,并要求王安石为他改诗,原诗是这么写的:“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
掸新
作者:胡胜盼  来源:当代教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过年”  文化积淀  中国人  王安石 
描述:持下去的传统。
春节后 第一周怎么过?
作者:曾乐佳 张子尧  来源:名医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节后  工作岗位  王安石 
描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干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一首《元日》,轻快明朗地道出了过年的喜庆之气。告别了喜庆的春节,刚回到工作岗位的人们往往有诸多不适应。
残菊飘零满地金(上)
作者:张梦 张九玉  来源:青少年书法(少年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可怜   
描述:残菊 宋·王安石 黄昏风雨打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1) 掇(2)得一枝犹好在,可怜公子惜花心。
“囍”字趣事
作者:苏密山  来源:财会月刊(会计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趣事  王安石  马灯  下联 
描述:宋朝大比之年,江西举子王安石上京赶考,途中路过马家镇。晚上他到镇上游玩。看到马员外门上挂着一盏走马灯,上面闪出“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的征联。如果谁能对出下联。并得到马员外认可者必有重赏
丝丝杨柳拨心弦
作者:赖曼婷  来源:特区教育(中学生)(原特区中学生)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杨柳    王安石  诗情 
描述:仰望着.看月光清辉如许。又想起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心底泛起一点无奈.一丝惆怅.一些感伤。呵!月亮啊,可将我满腔思念.满目殷切的期盼捎回一一回到诗情的湖心亭,回到柳浪闻莺的西湖
《王荆公唐百家诗选》版本源流考述
作者:陈斐  来源: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荆公唐百家诗选  版本源流 
描述:即授门生丘迥"依旧式重梓",是为丘迥残刻本。黄丕烈认为丘迥残刻本之底本即同抚州重刻本。宋荦后又得一全本,命丘迥补刊十二卷,是为康熙甲申丘迥全刻本。何焯云补刊十二卷之底本为"书迹类明初人"的抄本,此抄本应源于倪仲傅刻本。四库本、《昌平丛书》本、清末石印本、商务印书馆仿古活字本以及20世纪的多种标点本皆源于丘迥全刻本。"分类本"乃后人重新改编杨蟠刻本而成,宋以后未有版刻,今仅存南宋初年刻残帙两部:一藏日本静嘉堂文库,存卷一至五、卷十一至十五,凡十卷;一藏国图,存卷九至十六,凡八卷。静嘉堂藏本与国图藏本为同版,皆有修补痕迹,前者印刷时间略早。国图藏宋刻孤本《丽泽集诗》卷十五亦从是选"分人本"选录38家62首。此外,还有南宋时少章评批本和元仇远《批评唐百家诗选》,版刻情况不明。
苦涩的洒脱英雄的悲歌:《记承天寺夜游》赏析
作者:黄玉友  来源: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记承天寺夜游  王安石  苏轼  古文 
描述:元丰二年(公元1097年),苏轼由于和当时主张改革,实行新法的王安石政见不和,遂作诗讽刺新法,因而被捕入狱。后被贬任黄州团练副使。一代奇才,便在这有职无权的闲差上浪费着自己的青春。期间,他开荒种地
獐鹿之辨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鹿  王安石  朋友 
描述:就是鹿?鹿旁边的那只就是獐。”客人听了,感到十分惊奇。 [正方观点] 王雱小小年纪就懂得变通,虽然他没有正面回答出哪只是獐,哪只是鹿,但巧妙的应对和机敏的表现,显示出他思维开阔的一面,值得赞许。 [反方观点] 王雱诡辩口才不足取。也许有人赞赏王雱的机智,但事实上王雱的回答是“正确的废话”,他根本没有解决实际问题,而是答非所问,敷衍了事。这样的口才应该引起大家的警惕,希望现实生活中少一些这样的“诡辩”。 【适用话题】变通,机智,表象与实质…… (孙文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