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109)
报纸(621)
学位论文(164)
图书(142)
会议论文(3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035)
宗教集要 (28)
地方文献 (3)
文化溯源 (2)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3(427)
2012(486)
2011(492)
2009(438)
2008(376)
2003(235)
2002(218)
2001(212)
1993(110)
1979(36)
按来源分组
晚报文萃(12)
中国人才(10)
各界(8)
江苏政协(7)
文史月刊(5)
新语文学习(小学中年级版)(5)
新语文学习(教师版)(4)
安徽统一战线(2)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上半月)(2)
中国医疗保险(1)
名人“点金成铁”的故事
作者:蒋文军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东坡  普遍性  特殊性  调查研究  故事  事物  发言权  菊花  笑话 
描述:闹出“点金成铁”的笑话。下面三则故事,供同学们借鉴。(一)苏东坡续诗
牧童笑指戴嵩谬
作者:徐乘  来源:新闻爱好者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写文章  苏东坡  笑话  牧童  王安石  处士  唐朝  败笔  四川  颤动 
描述:事见于苏东坡的》书戴嵩画牛》.苏东坡
“千年绝对完璧”之我见
作者:孔昭翔  来源:对联.民间对联故事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完璧  三宝  对联  风水  瓮城  玛瑙  苏东坡  王安石  北宋  杂志社 
描述:千百年来,被誉为“三宝之地”的绝对“铁瓮城西金玉银山三宝地”相传系北宋年间王安石出联,三难苏东坡的名作。去年11月,《对联》杂志社编辑的《民间对联故事》刊载了董章裕题为“千年绝对完璧”的文章,其称道
说话的艺术
作者:东耳  来源:中国记者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说话艺术  诗经  苏东坡  王安石  新闻作品  范例  故事  观点  太后  灌输 
描述:旃曰:‘善,主上虽无言,臣固将请之。漆城,虽于百姓愁费,然佳哉!漆城荡荡,寇来不能上!即欲就
谜诗猜诗谜趣话
作者:黄炳麟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东坡  石榴红  风动  北宋  宋人  制谜  品赏  猜谜  暑天 
描述:手中拿着的“扇子”。王安石又出
斗对联
作者:暂无 来源:山东农机化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对联  张之洞  总督  孙中山  送节  王安石  光绪年间  名片  苏东坡  武昌 
描述:清光绪年间,孙中山留学归来,途经武昌总督府,想见湖广总督张之洞,他送上“学者孙文求见之洞兄”的名片。
也谈“谦虚”
作者:张凌  来源:初中生辅导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表现自我  古人  王安石  苏东坡  再谈  时代潮流  思想观念  教导  菊花  自我价值 
描述:也谈“谦虚”
名人逸事(三则)
作者:冀鲁  来源:中学生读写(高中)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匈奴  王安石  中原  进攻  武官  北方  苏东坡  菊花  下落  宰相 
描述:添笔解谜退匈奴古时候,北方匈奴进攻中原,先送来一份战表,上写“天心取米”。众多文武不知其意。片刻,武官何塘对皇上说:“天者,吾国也;心者,中原也;米者,圣上
拆字说“贪”
作者:慕毅飞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贪官  释义法  王安石  “丑”  羞耻  启示录  释字  汉字  前的钱  苏东坡 
描述:王安石释字,把“坡”字解释为“土之皮也”;苏东坡如法相讥:照此说来,莫非“滑”即“水之骨也”?——如此的“拆字释义法”,成为千古一笑。千年之后,出了一部叫《汉字启示录》的书,把王安石的“拆字释义法
第三讲 宽恕
作者:雨石 吴建敏  来源:上海教育(中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与人  孔子  传统美德  宽恕  王安石  中华民族  重大问题  苏东坡  完全正  国家关系 
描述:问题的前提下,尽量能谅解别人,以求得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协调相处,孔子的那一套,被称为“恕道”。其实,不只孔子,也不只孔子所代表的那一个儒家学派,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讲,也是奉行宽恕之道的。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