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15)
报纸(34)
学位论文(21)
会议论文(5)
图书(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17)
地方文献 (51)
才乡教育 (5)
宗教集要 (2)
地方风物 (2)
按年份分组
2014(24)
2013(20)
2011(27)
2009(27)
2008(10)
2006(19)
2002(13)
2001(10)
2000(15)
1999(16)
按来源分组
青春岁月(2)
甘肃高师学报(2)
意林(1)
大舞台(1)
昆明大学学报(1)
淮海文汇(1)
北京社会科学(1)
文化市场(1)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1)
艺海(1)
陈道永 太极养生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体育博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肌肉就有松有紧,实的那条腿是紧的,是阳:虚的那条腿是松的,是阴。我们每天走路都在导气,所以说太极拳就是通过这种意、气、力的调节和身体的动作,使人的身体得到调节阴阳平衡的能力。太极拳练久了,你自然就会达到修行养生的境界。而且,练习太极可以使我们的心静下来,可以使我们的心态越来越好,可以使我们从追名逐利的俗事中解脱,人也不会太浮躁,身心都能放松。 我们常说,太极拳是一种在肌肉放松的情况下的意气力结合的运动。在练太极的过程中,肌肉就是衣服,骨头就是衣架,要将衣服自然轻松地挂在衣架上。太极拳,训练的不是肌肉的力量,而是种气势。 BM:练太极能解决我们身体上的问题,那可以解决我们心理上的问题吗?陈道永:可以啊!人的心理问题大都是因为恐惧而引起的,比如说身体健康的恐惧,饥饿的恐惧,情感的恐惧,等等。
简论周礼全的大逻辑
作者:向钘  来源:大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逻辑  周礼全  形式逻辑  自然语言逻辑  传统逻辑  逻辑学家  亚里士多德  思维形式  数理逻辑  归纳逻辑 
描述:逻辑的定义、逻辑的性质、逻辑的作用、逻辑和其他学科的关系等
天命与人力:论曾巩的天命
作者:喻进芳  来源:孝感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天命  人力  儒学修养 
描述:曾巩对于天命的态度与其深厚的儒学修养有着直接关系。他力图从心性的角度去认识天命,将客观的天命向主观的心性转化,沟通天人,从而将天命纳入自己的认知范畴。这种思想认识直接导致曾巩忍耐退守的人生态度以及平和勤谨的处世方式。
李觏禁榷及其对王安石的影响
作者:吕金良  来源:河南农业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禁榷  禁榷  王安石  王安石  影响  影响 
描述:财的禁榷。
中原文化与周亮工文艺
作者:赵秀红  来源: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原文化  周亮工  文艺 
描述:周亮工仕清与其一贯追求的建功立业、兼济天下的儒家政治理想和人生目标是一致的,其中孙承泽对他的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周亮工长期生活在中原,中原理学的濡染形成了他经世致用的儒学思想,其文学、书画理论及
浅析杜丽娘与汤显祖的“至情”
作者:石磊  来源:西江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至情  人性  追求 
描述:因而这一形象也具有了永恒的生命力.
由《临川四梦》看汤显祖的情理
作者:刘璇  来源:西江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临川四梦》  真情  理性  政治理想 
描述:幅,表达出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浅析明代医家李梴医德
作者:郑旭锐 文颖娟  来源:河南中医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医德  《医学入门》  李梴 
描述:明代医家李梴所著《医学入门》一书除包含历代医家传记、保养、运气、经络、脏腑、诊断、针灸等内容外,亦阐明了李梴的医德。其立志有恒者,才可学医;学医先当读书明理;行医要讲求各种规矩;治病救人是医者本分
元人吴澄的江西地域文学
作者:李超  来源: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澄  吴澄  江西  江西  地域文学  地域文学 
描述:元代大儒吴澄结合地域谈论文学这一点很少为人关注,他由山川特点到人才特点再到文风特点,形成认识地域文学的一种独特思路,并对古代江西地域文学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吴澄之(易经)解释与易学》简介
作者:李秋丽  来源:周易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易学  吴澄  简介  易经  朱熹经学  2009年  学术思想  易学思想 
描述:杨自平著,台湾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9年3月出版,为林庆彰先生主编的《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四编)第4册。全书对吴澄易学的易学方法和易学思想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绪论部分阐述了作者的研究目的和思路,指出吴澄经学研究承继朱熹,并就吴澄对朱熹经学《诗》与《礼》部分的承继进行了简要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