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伊不应是太上皇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方体育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杜伊不应是太上皇
-
杜预和《春秋左氏经传集解》
-
作者:杨博文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预 《周礼》 《春秋》 《春秋经》 《左传》 孔子 伯禽 《左氏传》 顾炎武 鲁国
-
描述:衰微,史失其官,于是孔子惧而修之。自惠公以上之文,无所改焉,所谓‘述而不作’者也。自隐公以下,则孔子以己意修之,所谓作《春秋》。”惜乎自伯禽至惠公的一段早佚,我们无从看到,能见到的,只是隐公至哀公共二百四十二年的一部分。孔子以“赴告策书,诸所记注,因鲁史策书成文。
-
杜丽娘心态探析
-
作者:汤春华 来源:武汉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艺心理学 人物形象塑造 心理描写 汤显祖 《牡丹亭》
-
描述:汤显祖《牡丹亭》中杜丽娘的形象之所以具有激动人心的艺术力量,不仅由于作品反映了她至深至切地追求自由爱情的行动,更是由于从她身上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青年女子的苦闷的内心世界。杜丽娘为情而生、为情而死
-
杜丽娘艺术形象的独特性
-
作者:刘靖安 来源: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艺术形象 封建礼教 牡丹亭 汤显祖 爱情理想 追求自由 进步思想 明代 传奇
-
描述:盛演不衰,同杜丽娘这个艺术形象的成功塑造是密切不可分割的。
-
李杜七古异同论
-
作者:葛景春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白 乐府歌行 杜甫 《蜀道难》 七古 《梦游天姥吟留别》 《将进酒》 李杜 胡应麟 《唐诗别裁集》
-
描述:李杜七古异同论葛景春李白和杜甫的七言古诗(包括七言、杂言乐府歌行)是唐诗七古创作的最高成就,即使是后人也无出其右者。明人胡应麟曾对唐代的七言歌行有一个总评:“唐七言歌行,垂拱四子,词极藻艳,然未脱梁
-
情女杜丽娘
-
作者:张红梅 张卫东 来源:中学生阅读(高中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爱情神话 汤显祖 柳梦梅 浪漫主义 梅花 爱情模式 女子 寻梦
-
描述:“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
论《牡丹亭》中的杜丽娘
-
作者:赵霞 来源: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汤显祖 戏剧 封建礼教 封建伦理道德 叛逆者形象
-
描述: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是我国戏剧史上一部杰出的作品。它通过女主人公杜丽娘为情而死,又因情而生的浪漫主义情节,反抗束缚人的个性、扼杀人的正常感情和欲望的程朱理学,揭露了封建礼教的虚伪性和残酷性。它表现
-
王安石扬杜抑李论
-
作者:王书华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李白 杜甫 评价
-
描述:李杜优劣论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自唐代元稹首倡扬杜抑李以来,到宋代更是成为热门话题。作为北宋重要的文学家,王安石具有鲜明的扬杜抑李的倾向。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较之于李白而言,王安石
-
《牡丹亭》与明清女性情感教育
-
作者:谢雍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牡丹亭 文学研究 妇女教育 研究 中国 明清时代
-
描述:《牡丹亭》与明清女性情感教育
-
哈尔滨西洋音乐史
-
作者:刘欣欣 刘学清 来源:人民音乐出版社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史 哈尔滨市 现代 外国音乐 传播 研究 哈尔滨市
-
描述:哈尔滨西洋音乐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