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游褒禅山记》课堂教学实录
作者:张正耀  来源:新语文学习·小学教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课堂教学  褒禅山  课文  梁启超  字词句  引导学生  作者  做学问  评价 
描述:学生的讨论) 生:作者开始说:“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日‘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这与我们所见到的一般介绍不同,它不是写景,而侧重于
《墨池记》导读
作者:孙月星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刻苦学习  勤奋学习  书法家  道德修养  临川  曾巩  书法艺术  作者  成就  遗迹 
描述:深造道德。
见仁见智 各抒己见——三首同题“咏史诗”比较阅读
作者:傅望华  来源:写作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咏史诗  项羽  乌江  比较阅读  江东  王安石  女词人  杜牧  李清照  作者 
描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确实如此,同一事件,同一现象,作者所选取的角度不同,或是所处的时代不同,或是写作的目的不一样,或是其处境不一样……结果写出来的作品也就立意迥然不同。
歌词中的“词”的运用技巧:从陈道斌的歌词《古茶》说起
作者:玉镯儿  来源:词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诗宋词  兵马俑  通俗歌曲  运用技巧  采茶歌  古寺  作者  灵犀  伊犁  空间 
描述:茶,自古就是我国待客的必备之物,有朋自远方来,一杯香茗,秉烛夜话,何等快事。民歌俚曲常有采茶歌,而通俗歌曲里唱到茶,我还是第一次听,而况又写得这样字字珠玑,我不禁击节赞叹,大为倾倒。
播下希望的种子
作者:陈岭  来源:新语文学习·小学高年级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种子  文学创作  启蒙老师  小学生  文学成就  引人入胜  作者  小说集  写作 
描述:思绪万千,还像小学生一样恭恭敬敬地行礼。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近这位在作者心中播下文学种子的田老师。 编故事——引人入胜 同学们对于“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晏殊《浣溪沙》中的生命意蕴
作者:刘有斌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浣溪沙  生命意蕴  晏殊  热爱生命  北宋词  人生  人类  思想  作者  轨迹 
描述:时光、生命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对于一个热爱生命、有情趣、有思想的人来说,时光、生命的消逝总能引起他深沉、萧远的人生感慨。北宋词人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是一首美丽的生命之歌,作者在生命消逝
浅谈语文教学中语言的品味问题
作者:李忠敏  来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引导学生  朗读法  语言  文本  陆九渊  语文教学  乡愁  作者  情感  济南 
描述:宋代大儒陆九渊曾说过:"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工夫兴味长。"其所说的"涵咏工夫"即是对语言的品味。我们都知道文本其实就是语言的艺术,好的文本中的一字、一句都值得我们反复咀嚼,深入品味。在此方面,我们该如何引导学生呢?一、朗读法
似曾相识燕归来
作者:张齐 张九玉  来源:青少年书法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归来  校勘  浣溪沙  对仗  仆人  北宋  故事  作者  宋人笔记 
描述:似曾相识燕归来
黄永年《树新义室所藏忍寒庐词人手札》
作者:曹旅宁  来源:读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手札  新义  审稿意见  广西师范大学  墨迹  代词  信札  不同之处  出版社  作者 
描述:常。但引起我极大兴趣的是作者题为《〈近代词人手札墨迹〉读后》的一篇短文。这篇短文的奇特之处在于它是由两篇审稿意见组成。前者为台湾学者张寿平先生所编《近代词人手札墨迹》审稿意见,后者为张寿平先生所编
细节
作者:陈芳烈  来源:科技与出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编辑修养  细节  作品  作者  编辑出版  电视剧  刘绍棠  退稿  出版社  出版单位 
描述:在我们看过的电影和电视剧中,总还是有那么几部印象深刻的,以致若干年后想起它们,还有几分感动。而细细品味这些作品,打动人的不一定是其题材之重大,场面之恢宏,或包装之华丽,而恰恰是一些在不经意间拨动观众心弦的细节。